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96.SH,02196.HK,复星医药)的首个对外产业控股收购案宣告收官。
5月29日,复星医药宣布,与复星—保德信中国机会基金共同出资2.2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医疗美容器械生产企业Alma Lasers95.2%股权的交易已经完成。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是复星医药迈出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继2012年完成H股发行、打通国际资本管道后,复星医药通过此次合作实现了国际化的首个产业控股收购。资料显示,Alma Lasers是一家医用激光、光子、射频及超声器械生产公司,已于2003年进入中国。
“Alma保持独立”
“将Alma纳入旗下后,将令复星医药2013年营业收入增加5000万至6000万美元。”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说。2012年,复星医药营业收入为73.4亿元,其中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板块业务贡献了10.6亿元。
此外,陈启宇提到,复星医药目前的全球化渠道体系还有待加强,Alma的销售渠道非常值得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在复星医药的医药产业链环节中,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已占据一定地位。2010年,复星医药与美中互利公司合资设立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CML,美中互利),这是复星医药医疗器械业务的最主要板块。
对于Alma在中国的业务,复星医药并未流露出整合之意。复星医药称,Alma在中国市场以往的营销模式、销售以及售后队伍都会保持不变。
“中国动力嫁接国外资源”的“复星系”投资理念,陈启宇称,Alma与复星系投资的其他国外企业不同,Alma在中国市场已有较为成熟的渠道与市场。
在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琼玖看来,Alma在美容动力器械领域优势明显,而在其他领域,复星医药在国内的资源可以对其扩张有所帮助,如外科手术动力器械可以借用美中互利已打开的医院渠道,而家用动力器械能够进入复星医药旗下的复美药房进行销售。
李琼玖透露,目前Alam已经步入家用器械研发储备的最后阶段,相较药品而言,它的审批程序会比较快,可以预见未来的市场增量会比较乐观。李琼玖同时说明,美中互利虽然也拥有美容医疗器械产品业务,但具体产品上与Alma并无竞争。
“负债率40%”
用并购来扩张是复星医药的特色,除了Alma公司,过去半年复星医药并购频频:2012年12月,与宿迁钟吾医院“缔结连理”,持有该院55%的股权;当月又以5.86亿元收购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7.7%的股份;三个月后,复星医药又出资2250万美元认购美国肿瘤检测企业Saladax D轮增发优先股,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在整个医疗产业链上,复星医药的优势在制药和国药控股(医药商业)的业务方面,其他的环节并不突出,所以公司较多关注制药领域,会采取并购来进行发展。”陈启宇表示,并购会围绕药企核心领域的产品线整合,如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产品;另外,通过并购的方式还可以进入公司尚不能自行研发的药物。
眼下,复星医药在北美地区已有常驻投资人员。
对于复星医药近日以8.47亿元转让所持同济堂32.1%股份一事,陈启宇称,复星医药作为同济堂的小股东,有合适的价格便将其出售,“投资两千多万美元,得到回报近1.5亿美元。”
对于复星医药的发展模式,外界有评论称,“复星能被并购养多大,全看它背后的资金有多雄厚。”现阶段,复星医药似乎对此并不担心。陈启宇算了一笔账,公司目前账面现金约40多亿元,未来还有更大的债务融资空间,因为公司负债率仅为40%。
不过,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复星医药的收购步伐。在陈启宇看来,国内医药企业估值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