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山东能源淄矿集团许厂煤矿了解到,该矿在1331膏体充填面实施充填留巷开采以来,已留巷50余米,累计充填8000余立方米。此举可减少280余米新巷道的掘进,预计节省人工及材料费用近65万元。
技术创新、工艺改革、修旧利废……今年以来,该矿充采队将降低充填成本作为创新课题,动脑筋、想办法,深挖降本潜力,确保充填开采经济高效。
加快充填开采沿空留巷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他们的降本妙招之一。以前,膏体充填时需将整个工作面充实,推采下一个工作面时,重新掘进巷道。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巷道掘进量,他们将轨道顺槽与工作面单独隔离不再充实,预留出该巷道后,作为下一个推采工作面的顺槽。如此一来,两个工作面之间便减少一条280余米巷道掘进,既可大大减少人工、材料费,又减少了保护煤柱的预留,可多回收煤炭4500吨,创效百万元。
支护材料费一直占充填开采成本中的“大头”。为此,该矿多次与液压支架厂家联系,提出液压支架加设面后支护钢梁的建议,减少支护材料的消耗。从1月份开始,该矿便与厂家技术人员在1331膏体充填工作面研究液压支架改造方案。预计4月份,新型液压支架将在1329充填工作面投入使用。
同时,该矿加大了料浆优化配比和新型材料研发试验力度,进一步降低膏体料浆成本。“去年,我们成功研发了新型充填材料胶固料,完全替代了水泥使用。今年,我们将继续开展技术攻关,争取充填料浆成本每吨再降5元钱。”该队队长台东方信心满满。
他们还大力开展自主维修和修旧利废。针对1331充填工作面万向节长期使用、转动不灵活的情况,他们专门制作了维修工具和平台自主维修,成功修复5台万向节,节省费用近10万元。此外,该队还用整形调直的旧锚杆代替木料支撑隔离布,每月可节省材料费1.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