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申报专利283件,其中发明专利72件;授权专利267件,其中发明专利68件。累计申报专利2146件,其中发明专利547件;累计授权专利1597件,其中发明专利264件。”这是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最新的专利成绩单。近年来,湖北中烟实施专利战略,助力创新驱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践“三大课题”成效初显:2014年,公司批发销售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9亿元;“黄鹤楼”品牌销售182.6万箱,增长16%。
“创新是企业由弱变强的根本途径。‘黄鹤楼’品牌迅猛发展的背后,创新驱动功不可没。”湖北中烟负责人说,“打开了一扇门,我们就从一个境界进入了另一个境界,因为我们打开的是思想之门,是创新之门,是品牌之门。”
专利的源泉是思想。在湖北中烟看来,技术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超乎人们的想象。为推动专利战略,他们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专利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专利领导工作机制,并先后制定了《专利管理办法》、《保密管理办法》、《科技奖励办法》等管理制度,提高企业专利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水平。如今,企业进一步构建形成了人人“心中有目标、头上有指标、肩上有责任、手上有任务、完成有动力”的创新绩效管理模式,为专利创造提供了思想和管理制度保障。
专利的背后是专家。以40余家“大院大所”、3200多名产学研合作专家为智力支持,以技术中心为核心,以6家卷烟厂和20余家专业化科技公司为产业支撑,湖北中烟将黄鹤楼科技园打造成了技术创新和专利创造平台。凭着平台和人才支撑,企业形成了“一天申报一项专利、一周授权五项专利”的专利创造机制,呈现出专利申报量占行业申报总量近四分之一、专利申报量和授权量连续3年保持行业第一的喜人局面。
专利的前途是市场。通过创新、应用以“小锅小炒”为代表的特色工艺、技术专利,湖北中烟将看不见的技术变成了感得到的体验,让来之不易的专利变成了市场认可的产品,创造了“大牌大钱”的奇迹。执著于专利转化应用,湖北中烟实现专利成果转化率60%以上,实现了产品的高技术、高品质、高品位,支撑了“黄鹤楼”品牌由传统消费品向专利集成品、市场紧俏品的转变。相比2002年,“黄鹤楼”品牌销量由3万多箱发展到182万箱,增长了60倍;品牌实现税利由5亿元发展到近500亿元,增长了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