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有网站曝光了一组“京东官方刷单”截图。爆料者称,京东内部人员曾主动要求入驻商家配合“刷单”,为了弥补商家损失,京东则提供“资源位”补偿。
从京东开放第三方商家入驻之后,“刷单”就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京东刷单”已经成了一项很火爆的生意,超过200个QQ群聚集了大量刷单人员,在百度贴吧交流刷单心得的发帖数也接近9000。有自称承接刷单生意的网友声称,每天限量刷500万单。
作为京东商城的裁判员,京东管理者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绝不会容忍虚构订单行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京东内部运行了一套“反作弊系统”,每日识别的作弊订单在9万-13万量级,这些数据会交给京东一个团队处理,作为处罚违规商家的依据。
2014年11月,京东曾对大量违规商家处以严厉处罚,金额从1万到几万元不等,有的商家甚至被连扣16万,还有的商家被处以7天禁售,甚至被清退出局。不过有商家告诉记者,虽然京东官方处罚力度空前,但为了完成京东摊派的运营任务,仍然不得已“疯狂刷单”。
虽然部分违规商家受到处罚,不过据爆料者称,京东某些内部人士却对部分商家一路绿灯,甚至亲自组织部分“熟悉的商家”刷单。
“如果一件一件货去刷,要很多时间、很多人。他们(京东内部人员)主动提出来一种办法,用分销的方式去刷。京东有多种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分销是他们认为最方便而且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可能3天就把100万单刷掉了,如果说在前台购买、一笔一笔刷可能要1个月。”这位爆料的京东商家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京东在4月2日发布的声明中称,初步了解到与京东某员工聊天的商家为:杭州乐步婴童用品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为雷雁群)。
上述爆料人士还透露,京东内部人士组织的刷单同样能被官方清晰分辨,不过和商家私自刷单行为不同的是,这类按照内部人士要求开展的刷单行为,商家会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
“刷单肯定涉及到费用,无论刷单还是正常销售,官方都会抽取一个交易佣金。没有销售情况下,这个佣金是直接损失掉的,所以他们(京东)就把这个‘资源位’(广告位)拿出来,给我们补偿也好,资源互换也好,就是这样去操做。”
该人士还称,对于每个商户,通过和官方配合刷单,业绩提升量至少达到50万,最高可达数百万元,“这是一个比较公开的潜规则。从我得到的信息,越好的商家刷单量可能越大,我们感觉到我们只是它的量达不到,拿来替补的。”
按照上述爆料人的说法,商家向京东支付佣金、京东回馈“资源位”,看上去谁也没有亏。不过对于部分实力不足或者因私自刷单受到处罚的商家而言,上述行业“潜规则”却破坏了竞争的公平性,这或许就是“商家反水”的背后原因。
“对于我们来讲,这不是一个正常的销售模式,也损害了我们的利益。如果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认为我们可能做得更好,如果说有人刷300万,它的资源是不是更大呢?就变成一个恶性循环。而且我认为,对京东公司的管理来讲,真正的业绩看不到,经营策略就会有偏差。”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京东商家表示。
对于电商平台上的商户而言,获得销售成功的一大关键是获得“资源位”引流。上述商家向记者透露,京东的销售资源倾向完成了业绩目标的“大户”,并且时常不断追加业绩目标,为了保住营销资源,部分商家也不得不主动刷单,或者配合同样为了完成业绩目标的京东内部人员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