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茶业界人士聚首云南普洱,参加在这里举办的2013国际茶业大会“世界茶人高峰论坛”,围绕各国茶产业及市场、品牌、质量、营销、生态等展开研讨交流。
中国茶产业潜力引人注目
作为全球茶叶生产大国,中国茶产业的快速增长受到一致认可。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诺曼·凯利表示,过去5年全球茶产量增长了20%,年平均增速约为3%,同期中国茶产量的年增速达10%,红茶产量每年增长更是迅速。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有关人士表示,2012年中国茶叶出口30余万吨,再创历史新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地不断推进,中国茶产业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也有国际人士指出,中国茶叶出口仍有增长空间。俄罗斯茶叶咖啡协会主席拉马兹·恰托瑞亚说,2012年俄罗斯从中国进口茶叶14000吨,较2011年下降3000吨。他认为,中国要提高对俄罗斯出口量,需要在3到5年内拟定实行国家层面上的推广计划。
来自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国的茶业界人士还分别就茶叶生产趋势、茶叶出口贸易、茶叶生产方式以及中国茶叶全球地位等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交流。
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秘书长常凯松表示,由于市场基础持续改善,过去3到5年全球红茶、绿茶价格得到稳固,但最大农药残留限量(MRLs)标准的制定仍给全球茶叶贸易带来障碍。
世界红茶CEO
共商红茶发展前景
5月26日,2013年国际茶业大会世界红茶CEO论坛同时在云南普洱举行。来自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红茶源地及生产大国的“红茶巨头”共同探讨全球红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气候变化尤其是干旱带来的减产成为各国红茶生产共同面临的问题。
红茶是全世界消费量最高的茶叶种类。世界茶叶总产量450万吨中,红茶约占290万吨。
然而,近年来包括红茶在内的全球茶叶产量增长呈现减缓趋势。“世界茶叶产量2012年增长量为1.7%,低于预期的3%。”国际茶叶委员会前任主席Mike Bunston说:“越来越普遍的干旱、价格上涨的化肥、以及劳动力流失将导致未来十年全球茶叶产量增速偏低。”
其中,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导致茶叶减产,成为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的共同困扰。
肯尼亚是世界第三大茶叶生产国,及最重要的红茶生产国之一,年红茶产量达36.9万吨。“茶是肯尼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全国10%的人口生计问题依赖于茶产业。”肯尼亚茶叶研究基金会常务董事Eliud K.Kireger说。
在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茶产业产生影响的同时,肯尼亚也同样面临挑战。Eliud K.Kireger表示:“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导致的茶叶减产是农户面临的最大问题,降雨是否充沛决定了茶叶的产量以及质量。”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世界最优质红茶产地之一的斯里兰卡。斯里兰卡Watawala公司执行总裁Dan Seevaratnam表示:“斯里兰卡33万公顷的茶园受到干旱困扰,这导致茶叶减产,影响茶叶品质,从而导致茶叶市场价格出现起伏。”
Eliud K.Kireger认为,气候变化对全球茶叶生产的影响和挑战还将持续。“过去20年中,肯尼亚不断以科学手段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在考虑怎样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保持水土、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茶叶产业的可持续性,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战略政策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