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溪:传统文化是企业成长的土壤

发布时间:2015-04-15点击率:566

 泉州永春被誉为“中国香都”,“70后”林文溪就生长在永春的一个制香世家里。自幼受家族长辈口授亲传、耳濡目染,他练就了对各种香料耳熟能详、闻香识物的本领。历经二十余载的磨炼全身心投入香制品的研发、生产、经营,现身为福建兴隆香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如今已成为制香名师。

  ■ 童南

  

  泉州永春被誉为“中国香都”,“70后”林文溪就生长在永春的一个制香世家里。

  自幼受家族长辈口授亲传、耳濡目染,加之天赋异禀,林文溪早己练就了对各种香料耳熟能详、闻香识物的本领。历经二十余载的磨炼,现身为福建兴隆香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已成为制香名师。这些年,他全身心投入香制品的研发、生产、经营,除了传承制香世家300多年传统十式古制法,还创新了许多调香技术和制香工艺。

  “一缕清香点兴隆,闻遍天下拜下风。”这是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鉴赏过他的兴隆系列香品后,提笔赠予他的诗句。

  

  研究和改进

  才是最好的传承与发展

  

  林文溪介绍,我国香文化发源于春秋战国,是在历史长河中围绕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形成的独特文化。永春是中国四大制香基地之一,既有千年来中华香文化的传承和浸染,又有宋元时期阿拉伯蒲氏后裔制香技术的传承和发展,香文化底蕴尤为丰厚,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林文溪认为,香和品茗、插花、挂画等一样,是一种文化生活形式。“在永春达埔汉口,几乎每户都会做香。我们是传承300多年的制香世家。”林文溪说,他从小就对制香情有独钟,自幼接受制香家族长辈口授亲传。为了能寻找新的制香技术和制香工艺。上世纪90年代,林文溪就到广东珠海等地学习、考察。学成归来后,林文溪和兄弟开始了企业创新历程。1994年,他们把方体的禅香竹签改为圆体的,便于使用和美观;1997年,他们创造了雪梨香,选用的是纯天然的法国香料;2000年,站稳事业脚跟的他们想把养生、环保的理念引入制香产业,接下来,他们主推养生系列香,想研发“一闻起来,就有大自然感觉”的香品……一路走来,林文溪对传统香文化的不断研究和改进,他认为这才是最好的传承和发展,也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传统是根 文化是魂

  

  作为企业家,林文溪所从事的香制品行业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他认为“有了文化的介入,企业就有了灵魂”。他经常强调,“有根、有力量、有灵魂”。他把300多年的香世家比作根,认为不断地创造、创新,企业才有力量;更进一步说,还要有一些好的文化理念,企业才会有灵魂。林文溪说,这种灵魂是活的,要在竞争中取胜,需要对文化进行正确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唯有文化的介入才能使企业与众不同。

  香制品对林文溪而言,不仅仅是民俗产品,更是文化产品。“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文化产品脱离传统文化就缺乏根源,离开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林文溪把企业的发展比喻为树木的成长,“它们需要肥沃的土壤,传统文化就是企业茁壮成长的土壤。”林文溪也一直把自己坚持和信奉的传统文化理念贯彻进多年的经营管理中。

  

  在香品中加入情感元素

  

  林文溪的系列香品十分注重将产品的传承和创新结合,比如带有古装锁的香箱,兼容中西文化的元素。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更好地结合?对此,林文溪有独到的见解。

  “很多人会问我,你的香品如何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前提是要融会贯通传统文化的内涵,汲取其精华。创造性地开发新产品。”林文溪认为,针对企业而言,要在传统文化上有所创新、提档升级,充分体现现代审美的价值。

  在林文溪看来,做产品就像写文章一样,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染别人。正是基于这种认知,林文溪在香品中加入了情感元素。“我的每个香品背后都有着耐人寻味的故事,如‘男人香’系列中的陶瓷帆板式点香器,寓意事业一帆风顺;‘女人香’系列中的陶瓷柳叶式点香器,寓意女士青春永驻、婀娜多姿……”这些香品所营造的各种意境,能引发香客的诸多美好想象。

  林文溪还注重香道文化的引入,他们广泛传播香品养生理念,开设了香道体验馆。现在,他的香道体验馆已经入驻高速服务区和诸多景点。去年,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中国一日·重返泉州》纪念活动,他也把香带到活动中去。“这样的宣传契机是很恰当的,因为早在宋元时期,就是阿拉伯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香料,了解香文化也是了解泉州的一个方面。”林文溪说,只要能做到对永春香文化传播有贡献的,他都不遗余力地去做。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