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成长应有新境界

发布时间:2015-04-22点击率:571

  历经十多年高速增长后,行业面临着速度与质量、市场与资源、内部与外部等多方面的矛盾和考验。具体到安徽省滁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则存在着宏观经济下行与自身高位运行的压力、地方经济发展与市场容量紧缩的压力、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与体制机制制约的压力,以及顶层设计推动与基层执行偏差的矛盾、工作标准不断提高与队伍整体能力不足的矛盾等。

  面对新常态下的新问题,我们必须敢于正视、勇于担当、善于破解,不断汇聚发展新动力,着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努力提升成长境界。

  

  坚持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稳”是前提、是基础,“进”是目的、是方向。没有“稳”的“进”是空中楼阁,没有“进”的“稳”是原地踏步。只有不断盘活生产要素,有效释放和激发市场活力,做到稳中求进,才能增强全体干部职工对行业发展的信心,凝聚行业内外的广大力量,展现企业成长的决心和价值。

  “稳”才能走得实。新常态下的“稳”,不是盲目地大干快上、片面地追求粗放式高增长,而是着力调速度、优结构、改状态,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做到发展速度合拍、销量增长合理、成长质量合意。

  “进”才能走得远。新常态下的“进”,需要我们按照行业“经济发展做加法、改革创新做乘法、烟草控制做减法、精益管理做除法”的工作要求,不断增加税利总额,不断增加销售收入,不断增加单箱均价和单箱税利,不断提高零售客户赢利水平。只有税利增长了、财政增收了,企业发展才有韧性、有价值;只有零售客户经营信心被激发了、赢利增加了,才能增强对行业的依存度和忠诚度。

  我们要辩证地、动态地认识新常态,既要看到问题、感到压力,更要看到希望、看到潜力。要增强自信心、保持平常心、激发进取心,不等待、不观望、不懈怠,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积极探索在专卖体制下市场配置烟草要素资源的新途径、新举措,弥补发展短板,寻求成长跳板,不断提升企业成长品质。要切实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挖掘新的增长点,积蓄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充分发挥好滁州烟草的规模优势、体量优势、基础优势和比较优势,多做打基础、增后劲的大事、要事,强化成长意识、焕发担当精神,进一步提升科学决策能力、现代管理能力和履职尽责能力。

  

  强化三项管理

  

  强化基础管理,提升基层管理水平。一是坚持卷烟营销为本。积极调整工作状态、市场状态、客户状态,密切关注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努力拓展中端、培育高端、保障低端,确保结构提升、销量稳定、税利增长;以尊重市场为原则,以满足消费需求为核心,不断提升货源组织和投放水平;加大科学营销平台和“徽映e家”数据的应用和管理力度,发挥优质终端在卷烟动销、品牌培育、信息采集上的支撑带动引领作用。二是坚持专卖管理为纲。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善于管理”的执法理念,持续保持卷烟打假打私高压态势,健全完善专卖内管、打假打私、市场监管“三个体系”,积极探索构建“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执法模式;深入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应用APCD工作法,坚持打防结合、内部规范,坚决遏制真烟非法流通。三是坚持现代物流为先。全面推进精益物流、物流非法人实体化运作、工商即时物流和物流智能化工作,努力将物流中心建成精益管理的样板、信息化融合的样板、专业服务的样板。四是坚持安全稳定为基。把担当“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放在首要位置,保证发展要素相对稳定,实现稳中求进、持续发展。

  强化规范管理,提升现场管理水平。一是抓标准体系构建。建立以“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工作目标、工作质量”为内容的企业管理标准化运行平台,打造“标准规范、程序固化、过程控制、整改完善”的一体化运行模式。二是抓流程规范设计。通过标准化建设、质量体系建设,将作业方法、路径步骤、状态结果以流程形式进行固化,使干部职工明确“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强化员工执行力和部门协同性。三是抓监督控制考核。抓住“法律防控、行为准则、内部规范、工作质量”等节点,实施全面实时控制监督,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确保“工作态度好与差、工作能力高与低、工作质量优与劣”一目了然;实行差异化考核,重奉献、重绩效。四是抓整改完善提高。实时校正、实时整改,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奖惩到位,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强化精益管理,提升创新管理水平。坚持“33445”精益管理工作法,即坚持减员增效、降本增效、去繁增效三项目标,建设精益供应链、精益流程管控、精益现场管理三大支柱,围绕精益营销、精益物流、精益专卖、精益机关四条主线,依托队伍建设、信息技术、杠杆对比、精益文化四项内在驱动力,突出学理念、用方法、抓项目、推成果、重评价五个环节,科学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精益管理体系。要强化“源于细节、敏于改进”的创新理念,突出科技创新项目带动、QC成果转化应用、精益管理课题攻关,积极借助大数据、精益工具、信息化技术,有效推动精益管理。

  

  推进四项建设

  

  推进作风建设,进一步提供成长养分。面对从严治党的大环境,必须驰而不息反“四风”、锲而不舍转作风,切实把群众的新期盼作为鞭策我们主动作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和价值取向。坚持加强思想教育,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作风上的“老实人”;坚持领导带头,勇作为、敢担当,不能“为官不为”,当“甩手掌柜”;把握群众需求,除官气、接地气,走近一线、深入市场,拿出实招、铆足干劲,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提升执行力,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努力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优化成长环境。更加注重依法行政、依法生产经营、依法管理,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作用,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积极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做好各层级风险识别、评估、研判,提升法律风险的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为企业重大决策、重大合同、信访维稳等工作“把好脉”,持续保持零复议变更、零行政败诉、零违法违纪、零负面影响的目标。

  推进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成长底蕴。创新形式,深入宣贯“成长·行”企业文化和“徽映”服务品牌,实现企业文化落地生根;传导正能量,努力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带动身边人。

  推进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成长活力。加强班子建设,增强班子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努力打造“四好”班子和“四满意”班子。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按照“好干部”五条标准和“三严三实”的要求,切实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树立“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理念,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坚持用当其时、选贤任能,选准用好干部。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