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的态度决定孩子对我们的态度

发布时间:2015-05-21点击率:655

 最近,和一个同事闲聊,一个五十岁的同事,他现在最大的困扰是老爹老妈的照顾,他会觉得很烦,一来可能真的是老人开始糊涂了,身体也有各种疾病,不太能自理,需要人照顾,会很麻烦人,二来,是和我们这个同事童年的成长背景和经历有关系。所以通过谈话我也感悟到了很多。

  我这个同事的父亲是一个简单粗暴型的父亲,他不会太多的跟孩子们表达父爱,一种严父威严,不由分说的作风会让孩子们望而生畏,父亲从来不肯的孩子,从来都是否定孩子,如果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就是一顿暴揍,而没有二话,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几乎为零,我们同事现在能够回忆起来的就是父亲的严厉,父亲的暴揍,甚至他可以回忆起小的时候只要爸爸一叫他,他都会吓一跳,从座位上蹦起来,他对父亲的记忆就是传统,简单粗暴。于是他从骨子里发誓如果日后自己有了孩子绝对不要成为父亲的人,他也怨恨父亲的暴躁让他缺少了很多他希望和想要的性格特质,比如阳光,比如不卑不亢,比如可以统揽全局等等,这个同事,其实很高挑,与人和善,感觉还是不错,但的确想他自己所说的少了一点点阳光的感觉,会觉得稍微有点软。

  他因为和父母亲的关系一直都不是特别好,而且父亲对他多次表达了以后不指望他们养老,父亲的暴脾气,让他伤透了心,他有一个哥哥,但是亲子关系也不是好,甚至不予父母联系,现在老人老了,养老的重任落在了他的身上,他虽然在尽自己的孝道,可他的内心并不是特别痛快,一来本身自己的身体不是很好,又糖尿病,而且毕竟也是年过五十的人了,二来,父母年轻的时候对自己的态度,让他已经很寒心了,他未必可以释怀曾经的过往,放下曾经的往事。

  所以,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无奈,他的父亲依旧强势的要求他做这些,但是当初伤人的话语却让儿子心有余悸,心痛,管,心里不舒服,不管不人道,毕竟是自己的父母,进退两难,他感慨到,年轻的时候,教育孩子一定要爱孩子而不要伤害孩子,老了一定要尽量的自己克服,尽量的不要给孩子找麻烦。

  这样的感慨,让我思绪良久,都说孝顺孝顺,关键在“顺”,如果心不甘情不愿,孝顺也就变成负担了,其实想想,因果报应,老人年轻时做下的因,到老了,果就产生了,虽然我们同事心理不顺,但还在做,他希望他可以做他能做的,做到自己心安,尽管他还是念不忘父辈说过,不指着孩子们,说过很多过激的话,但是我们同事他出于内心的一种本真,还是在尽最大的努力照顾父母。

  这让我想到,往墙上钉钉子的故事,我们往墙上钉了很多钉子,当把钉子拔下来,看似墙面恢复原样,但是其实已经留下了很多洞,而且不能弥补的洞。

  我们现在还年轻,我们的孩子还小,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和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都还有机会去改善和弥补,但是一旦我们形成了一种习惯一切都改变不了了,而彼此只会记住相互的伤害,忘却了彼此的爱。所以,如果想未来和孩子的关系不变成愁人或者是心存疙瘩的关系,请现在改变我们对孩子一切不好的态度,重新建立关系,在未来,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心理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现在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以后孩子对我们的态度!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