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 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其中包括宽带提速和电信资费下降的14条具体意见,并提出为实现这些目标,三年内的网络建设投资不低于1.1万亿元。《指导意见》指出,2015年全国设区市城区和部分有条件的非设区市城区80%以上家庭具备100Mbps(兆比特每秒)光纤接入能力,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20Mbps。
财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今年资本开支预算为1997亿元,中国电信资本开支达1078亿元,其中57%用于4G网络建设,中国联通资本开支控制在1000亿元以内。三家加起来一共4075亿元,与国务院提出的4300亿元目标还有差距,因此还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虽然这次国务院提出目标不小,但是三大运营商也面临一定资金压力。从去年开始,三大运营商已经全面遭遇了营收和利润下滑,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情况下,资金难免会捉肘见襟。
三年投入一万多亿元,关键是谁掏钱,如果三大运营商掏钱,那么国资委对三大运营商的考核要下降。
国办发文力促宽带提速降费 网络建设投资过万亿
■ 侯云龙 报道
中国政府网5月20日公布信息显示,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动电信企业降低网费、有序开放电信市场等十四条意见。根据《意见》,2015年网络建设投资超过4300亿元,2016年到2017年累计投资不低于70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15年到2017年的三年时间,网络建设投资额将超过万亿元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提高宽带接入能力。对此,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紧随《中国制造2025》出台,意味着宽带网络将在实现制造强国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宽带提速降费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的网络环境将得以改善,这会成为“互联网+”战略得以运转的物质保障,并将确保《中国制造2025》顺利实施。
目标 全面提升网络速率
《意见》将加快高速网络建设作为今后三年的首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在高速网络覆盖方面,推进光纤到户进程,2015年完成4.5万个铜缆接入小区的光纤化改造,新建光纤到户家庭超过8000万户。完善电信普遍服务,开展宽带乡村工程,加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力度,2015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在1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
在网络速率方面,《意见》要求到2015年底,全国设区市城区和部分有条件的非设区市城区80%以上家庭具备100Mbps(兆比特每秒)光纤接入能力,50%以上设区市城区实现全光纤网络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20Mbps,其他设区市城区和非设区市城区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10Mbps,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广50Mbps、100Mbps等高带宽接入服务;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建成4G基站超过130万个,实现乡镇以上地区网络深度覆盖,4G用户超过3亿户。
到2017年底,全国所有设区市城区和大部分非设区市城区家庭具备100Mbps光纤接入能力,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30Mbps,基本达到2015年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其他设区市城区和非设区市城区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20Mbps;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大幅提升;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农村,移动宽带人口普及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对于上述目标,《意见》还给出了今后三年明确的投资目标。全光纤网络城市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2015年网络建设投资超过4300亿元,2016年到2017年累计投资不低于7000亿元。这就是说,今后三年高速网络建设的累计投资额将至少达到11300亿元。
对此,三大运营商均向记者表示,从建设投资规模上看,三年超万亿的水平和此前运营商网络建设高峰时基本相当,这意味着从2015年到2017年,光纤网络、4G网络的建设仍会处于快速建设期。在这三年内,高速网络的硬件条件将进一步提升,覆盖也将进一步优化。有中移动人士介绍称,根据此前的建设投入,和此次《意见》明确的投资目标,到2017年底建设130万4G网络基站的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届时,网络速度和覆盖能力将明显提升。
焦点 有效降低网络资费
除了提升网络速率外,《意见》还要求推动电信企业降低网费,实现网络资费合理下降,在网费明显偏高的城市开展宽带免费提速和降价活动,将具备网络条件的4Mbps以下铜缆用户接入速率免费提升到4Mbps到8Mbps,下调百兆光纤接入网费;引导和推动电信企业通过定向流量优惠、闲时流量赠送等多种方式降低流量资费水平,提升性价比;鼓励电信企业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套餐匹配等服务,指导电信企业完善流量提醒服务;鼓励电信企业向社会发布网络提速降费方案计划。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但带宽缩水、资费昂贵、网速不稳和提价不提速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2015年3月以来,中央领导连续三次敦促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工信部也先后两次发布宽带网络建设目标和落地政策。5月15日,三大运营商集体宣布资费下调方案,下调后的资费虽然和此前相比,有了明显下降,最新网络调查却显示,仍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三大运营商资费下调方案“没诚意”。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发展,《意见》的出台正当其时。“降低资费除了会为消费者带来实惠,还将进一步改变运营商现有的业务格局,迫使其从传统的语音、短信类业务,向数据业务、互联网业务转型。”一位中国电信的合作伙伴企业负责人认为,一旦运营商完成业务转型,除了为个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还能够为更多企业提供数据和互联网服务,这可以促使国内信息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
护航 确保“中国制造2025”实施
《意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要完成提出的目标,特别是保障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具备良好的网络接入环境,除了用于高速网络建设的11300万亿投资,其他类别的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成本总计同样可能高达万亿元,这对整个产业而言都是巨大的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向记者表示,宽带提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建设和升级改造全国性宽带网络外,还涉及网络维护、数据中心建设、信息安全等其他诸多领域。随着宽带提速工作的深入,这些和宽带网络息息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将逐步分享《意见》带来的政策红利。
除了对宽带产业直接带来利好外,外界分析还认为,随着宽带提速降费进程的推进,国内的网络环境将得以改善,这会成为“互联网+”战略得以运转的物质保障,并将确保“中国制造2025”顺利实施。
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已经提出,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2025年这一指标达到82%;此外,还对“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基础进行了规划。《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互联网+制造业”催生的工业4.0即将迎来新一轮产业发展大潮,而宽带网络将作为全新的硬件设施支撑其发展。阿里巴巴研究院研报则认为,宽带网络将成为新的经济基础设施,其规模和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
中信证券等券商认为,通过推进网络提速降费,会使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还会使用户在更短的时间内传递更多、更有质量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互联网的黏性,进一步促进互联网领域创新。更为重要的是,提速降费将加速工业互联网布局,为“中国制造2025”做好铺垫。
万亿提网速 民资能分几杯羹
■ 王晔君 曲忠芳 报道
网络提速降费都离不开网络建设投资,万亿的网络建设投资将对民资带来巨大商机,而且随着宽带接入进一步向民企开放,民资将有望分享行业盛宴。
民资有望分享行业盛宴
从整个通信产业链角度来看,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将利好通信设备商、运营商业务转型和国企改革等,民营宽带通信企业亦将受益。《意见》一出台,民营企业热情高涨,蓄势待发,认为此政策将推动通信市场的开放,给民资企业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虽然万亿投资主要有三大运营商来投,但是将给民资带来巨大的商机。虽然电信市场还处于垄断,但网络建设包括电信设备、工程建设、软件升级等很多环节,像电信设备主要就是民企在生产,如华为、中兴等,而工程建设更是已经非常市场化,虽然三大运营商是最终受益者,但是这个过程中民资也肯定受益匪浅。”行业资深分析师梁振鹏说。
旗下拥有长城宽带和宽带通两大品牌的民营宽带商鹏博士集团副总裁张光剑指出,“上万亿的投资规模巨大,其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国家加大网络建设投入,对包括光纤设备商、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宽带提供商等上下游全产业链都会带来发展契机,另外,对于鹏博士等上市公司来说,也有利于稳定投资者的信心,提升市场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除中兴通讯微跌1.28%外,其他16只宽带中国概念股全部实现上涨。受4G建设拉动,相关设备需求旺盛,推动通信设备行业2014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3.85%。业内认为,随着2015-2017年继续加大投资,电信设备行业将保持至少2-3年的高景气度。
一位观察人士指出:“对于民营宽带提供商来说,国家加大网络建设投入意味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如同修好高速公路和高铁轨道,而民营企业在上面的业务发展将随之增快。”
宽带接入进一步向民企开放
民资除了能够从万亿网络建设中分一杯羹外,在宽带接入领域也迎来利好。根据《意见》,宽带接入业务开放试点企业2015年底前超过100家,带动民间资本投资超过100亿元,试点城市由16个增加到30个以上,2017年试点城市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区。
目前,大批民资宽带商已蓄势待发。据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透露,自3月以来已有几百家企业提交了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申请。其中囊括了房产开发商、物业公司、地方民营宽带、虚拟运营商、内容应用开发商等产业链各环节。
张光剑透露,鹏博士集团早已着手准备向工信部申请宽带接入牌照,加上此前获得的移动转售许可,有望于下月放号,未来将打通移动转售、宽带服务,以及现有的大麦电视、大麦盒子、路由器等家庭物联网各环节。
“民资进入宽带接入市场后,将倒逼基础宽带运营商革新,对‘提速降费’有一定的作用。”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此前称。
运营商应在宽带提速降费上放下“包袱”
■ 桑胜高/文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宽带提速降费后,日前,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推出“N大举措”推进提速降费。然而,三家运营商的新套餐、新价格却遭遇大量用户吐槽,“设计不合理”“价格还不够低”甚至“为何不降反升”等抱怨声渐起。用户质疑“说好的降价呢?”,提速降费,运营商真的拿出诚意了吗?
从李克强总理及相关部门数次敦促宽带提速降费的背景来看,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集体出招,拿出多项“举措”以推动宽带提速降费,这实属一种积极的表态。这表明,三大运营商在推进宽带提速降费上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对此,应当予以充分肯定和认可。
然而,从宽带提速降费方案公布后,公众对于三家运营商“诚意不足”的抱怨吐槽来看,其提速降费之举与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仍有不小差距。这一方面反映出,群众对于宽带提速降费有着较高的期望值,要求必须将宽带提速降费进行到底;另一方面反映出,电信运营商在提速降费上很难忍痛割爱,很难下定决心以降低自己当前的运营收入为代价换取民众的一致认可。其实,这正是新一轮电信市场改革所必须面临和冲破的梗阻之一。而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从根本上说,这是牺牲短期利益和换取长远发展之间的思想博弈。
客观而言,电信运营商推出的某些被网民吐槽为“新瓶装旧酒”、“缺乏诚意”的提速降费举措也并非不能理解。我们不妨站在电信运营商的立场换位思考:提速降费了,电信企业的后续发展以何为继?提速降费了,电信企业员工的收入如何保障?提速降费了,潜在的市场资源能否在短期内得以开拓?所有这些问题都牵动着电信运营商的心弦。所以,在各种忧虑尚未消除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半推半就”的措施也就不足为怪。
事实上,任何领域的改革都会促动某些既得利益者的痛处。就“宽带提速降费”而言,这绝不亚于一次电信领域的市场体制改革。能否将此次改革进行到底,让“宽带真正宽起来”,不仅关系到“互联网+”计划等国家战略的全面实现,而且关系到电信企业的长足发展。因此,必须从国家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宽带提速降费”,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推进“宽带提速降费”,以实现预期目标。
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就电信运营商而言,在推进宽带提速降费上应放得下“包袱”,忍得住“短痛”,切实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大可不必在宽带提速降费问题上患得患失、瞻前顾后。这是因为:其一,宽带提速降费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宽带提速降费后政府及相关部门不会对电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袖手旁观,必然有更加优厚的政策及配套措施的跟进;其二,“互联网+”等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要求,电信产业只能越做越强,不能越做越弱;其三,“宽带提速降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电信运营商和网民共赢的过程,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提速降费后可以“薄利多销”。
更进一步讲,宽带提速降费将会进一步发掘出我国潜力巨大的电信市场资源和潜力,大幅提升我国电信企业的规模和档次,提振我国电信企业在国际竞中的实力和士气,从而使我国的电信市场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宽带提速降费不只是电信运营商自身的事,这其中既有政府对电信运营商的鼓励、支持和保障,也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协同推进。只有群策群力,形成共识,“宽带提速降费”的预期目标才能尽快实现。
韩国网速为何能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当我国网民还在吐槽网速慢得让人崩溃的时候,隔海相望的韩国的网速已走在世界前列多时。
日前,全球最大CDN服务商Akamai发布了世界上网速最快的国家和地区的名单,韩国以22.2Mbps的网速位居第一,韩国也在这份榜单上连续多年霸占冠军的宝座。
起步早,走得快
韩国网络建设起步较早,上世纪末韩国将建设优质网络上升为国家战略,鼓励网络运营商将宽带接入每一个家庭、学校、政府办公室,以实现“光纤到户”,并提供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先后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建设光纤主干线网络,基础网络设施在也政府的推动下快速发展。
2005年,韩国就已实现了百兆宽带接入的基本普及,目前韩国宽带覆盖率达人口总量的97%。同时,韩国狭小的国土面积和相对集中的人口分布,为韩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竞争充分,生怕慢人一步
与我国类似,韩国也有三大电信运营商——SK电讯、KTF和LGT,但是韩国也有相当严格的反行业垄断制度。电信主管部门规定,三家电信运营商的用户占有比例必须基本维持在5∶3∶2的固定比值上。
2010年,韩国政府引入移动虚拟运营商制度,30多家企业获发牌照,相当于给电信市场放进了一大批“鲶鱼”。但韩国国内市场狭小,在“鱼池”里众多竞争者互相厮杀的情况下,如果无法提供网速更高的宽带,就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无疑加大了市场竞争的充分程度。
良性循环中获益
激烈的市场也促使运营商们开辟多条战线,得益于互联网向商业、金融、娱乐、教育、交通、医疗等行业的渗透,韩国运营商不仅仅依赖于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创收,还可以通过大量的增值服务,获得新的盈利来源。
以近年来在韩国迅速发展的视频点播为例,其收费就为韩国宽带业务贡献了约20%的收入。互联网经济创造的大量红利,使得运营商有了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投入的资本,进而提升网络、优化服务,形成了良性循环。
世界各地网速提升的经验
以香港为例,根据Akamai 列出的网速榜单,香港地区均网速为16.8Mbps,而过去一年中网速增速迅猛达到了37%,大有赶超韩国之势。
香港地区的虽然人口密集,但经济发达,对网速要求标准较高,多家运营商竞争激烈,再加上政府大力支持,互联网建设一直领先内地。
另一方面,互联网浪潮下的各国政府都重视本国的网络服务质量,将宽带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互联网增速的强大推手。
日本政府以举国战略的方式推进高速宽带,为电信运营商发展光纤业务提供无息贷款和经济补贴;在宽带网络的覆盖率几乎达到100%的瑞典,政府将宽带建设、IT产业发展以及利用网络为社会提供更多服务纳入数字化进程中;荷兰政府2013年通过了欧洲第一部网络中立法,明令互联网运营商平等对待所有类型的网络流量,不可以进行阻碍或降速。
可喜: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网络建设
韩国政府大力鼓励国民接触互联网等高科技,政策上也会为低收入、传统人群创造有利条件,是韩国互联网发展的强大的驱动力和支撑力。
近年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政府为助力互联网创业和消费,愈来愈重视网络建设,国务院频频向运营商“施压”,呼吁提高网速。
早在2013年8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计划到2015年实现“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
今年5月15日,在李克强总理的“三令五申”下,三大运营商纷纷发布网络提速方案:中国移动将骨干网扩容至33.8Tbps,年底4G基站总数超百万;中国电信有线宽带提升至4Mbps,光纤用户最高提速至100Mbps;中国联通对网络进行全面化改造,加快4G覆盖。由此可见,政府助推提速成果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