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

发布时间:2015-05-27点击率:733

 改革就是动真格、见真章。在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深入人心之际,广州再次拿出从自身利益动刀的勇气,流程再造、分权制衡、积极创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记者从广州市科创委获悉,广州将针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优化调整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创新能力、源头创新和创新环境等4大板块10个专项。从原来广州市科研经费投入到企业的约50%转变为现在的70%,下一步达到并稳定在80%。

  切中肯綮,广州真正实现要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科技工作者点菜”,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积极转变。

  

  阳光再造 “五化”见效

  

  打开“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网站,其首页中部可见“公示信息”栏。该栏目在公布科技计划项目时,活跃度备受科技企业、工作者肯定,“会定期及时更新每个专项新进展,包括专家名单、每一位的名字单位都公开,甚至同一专项的网络评分结果,参与竞争的企业名字、项目、得分都会列出”。曾经参与过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这些看似“平常”的信息的公布,就像丝丝透亮的阳光,将科技项目管理的全流程全部晒上了桌面。广州市科创委有关负责人说,全流程公开是本次改革的重要手段。“不仅立项信息,现在所有的环节,包括每一个动作和结果,都会在网上即时公开,便于申请人了解情况,也便于社会监督。”

  全流程公开也意味着将所有参与者都“摆上台面”。申报企业、专家名单、评分结果、获助金额等均公之于众。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总体部署,广州市针对科技管理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顶层设计、流程再造、分权制衡、功能优化、权责统一、公开透明”的工作思路,大刀阔斧地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实施科技管理阳光再造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初步实现了资源配置合理化、项目管理公开化、决策流程规范化、经费使用绩效化、管理手段信息化。

  

  需求导向 “端菜”变“点菜”

  

  是“被动吃饭香”还是“自主点菜好”?答案不言而喻。 创新驱动要调动一切社会主体的热情和活力。企业就是主体之一。

  记者了解到,针对过去科技计划设置存在重点不够突出、资源配置“碎片化”等问题,广州此次科技改革对原有科技计划体系进行大幅度调整,优化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创新能力、源头创新和创新环境等4大板块10个专项,着力解决研发投入强度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创新创业环境欠佳等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实现由政府“端菜”,变成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点菜”。企业当然吃得香,更能激发创新的活力。

  广东省社科院院长王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新型产业、高新科技企业应该抓住机遇,更主动地创新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机制的新平台,提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和服务。

  

  经费改革 项目管理方式转变

  

  企业“点菜”,有经费才更有底气。管理机制的创新必然要求相应资金的配套。广州市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除对公益性、前瞻性和重大研发项目采取前期资助外,其他项目突出成果导向,以研发后补助为主,结合贷款贴息、风险投资等科技金融手段,形成多种资金投入方式,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大研发投入。

  据了解,市一级科技计划项目中以后补助方式支持的财政经费比例达到50%,用于支持企业或企业牵头承担项目的经费比例已经达到70%,下一步还将达到并稳定在80%,之前这一比例仅为约50%。

  改革就要有向自身利益动刀的勇气。项目管理方式的转变,也成为广州市科技创新体制的一大看点。

  记者注意到,转变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简政放权,科技部门重心转向抓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监管和统筹,改变了以往对资金和项目具体分配的工作方法,如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采取重大专项总师、专家组和专题首席科学家三级管理模式,全国知名医学专家、广州呼吸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担任专项总师,统筹重大专项的实施和管理。

  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和专家的作用,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力量来办。

  改革还体现在科技管理部门内部职能的调整中,记者了解到,通过需求征集、征询专家意见和网上征集公众意见,确保指南编制科学合理。优化项目管理机制,调整内部处室职能定位,改变过去项目管理“一杆到底”的状况,实现“立管分开、管验分离”,该项改革将在本次政府机构改革中予以落实。

  此外,规范项目立项决策流程,实行专家评审与行政审核相结合的立项决策制度,专家主要就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审,行政决策主要就项目评审程序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评审专家随机抽取、信息公开,将专家评审分数作为项目立项的主要依据,取消对项目经费资助额度的自由裁量权,强化对项目资金分配决策的刚性审批。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