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词
近几个月以来,内地运营商宽带服务的“提速降费”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早在今年4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便对中国三大运营商正式提出了“提网速、降网费”的整改号令,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提出“城市宽带要免费提速40%以上”等五项举措.;5月15日,三大运营商终于正式发布了调整方案细则,每个运营商都列出了一系列新政策。
从全球来看,具有资源垄断性的竞争,是全球电信行业的普遍特征,这是行业特殊性质决定的。而此次运营商的提速降费举措的大规模出台,堪称一次典型的案例,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探讨。
三大运营商集体下调国际漫游费
国内漫游“按兵不动”
从7月1日起,中国电信下调用户全部方向国际、港澳台地区漫游费。这意味着,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先后宣布降低国际漫游资费后,备受关注的三大运营商漫游收费迎来集中下调。
国际漫游资费降幅超90%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个别运营商宣布收费最大降幅超过90%,但在实际中仍有消费者反映,目前降低漫游费惠及用户有限、国内漫游及基本资费标准下调难,“提速降费”还存在一些“盲区”。
据了解,我国的国内通话漫游费产生于2G网络时代,虽然随着技术发展运营商成本已大幅降低,但部分资费标准多年没有调整。同时,国际漫游在每个国家的费率差异很大,部分国家高达近40元/分钟,高资费屡屡成为出境游客的负担。
中国电信近日宣布,从2015年7月1日起,面向所有已开通国际、港澳台漫游服务的245个国家和地区大幅下调数据流量、通话和短信资费。
此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分别宣布下调国际漫游流量资费。中国移动已宣布,自6月15日起再次下调国际漫游费,消费者可享受“流量包天资费”的国家和地区增至48个。而中国联通也自5月起表示全面下调国际漫游数据资费,标准资费降至5元起,涵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调降惠及用户有限
记者调查显示,三大运营商此次“提速降费”的主要对象都是国际漫游资费,对于几乎“零成本”的国内漫游费,却没有明显的调整动作。专家表示,国内漫游状态通话收费的标准常年不变,依然存在进一步降价的空间。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资深电信专家阚凯力等指出,国内漫游费成本几乎为零却仍在收取,还是我国电信行业区域分割的结果。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移动电话国内长途通话时长达2753.8亿分钟,而包括国际漫游通话在内的国际长途通话时长不到4.8亿分钟,不到国内长途通话时长的0.18%。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助理院长聂日明认为,国际业务对运营商的收入、利润贡献占比较小,大部分消费者对运营商的降费措施都没有明显的感受。
此外,即使国际漫游费大幅调降,其所能惠及的出境游客比例依然有限。有专家指出,考虑到GSM网络和CDMA等网络制式的收费差异,保守估计个别运营商此次国际漫游费调降真正惠及的出境游客数将不到总出境游客数的10%。
降低通讯资费不应“挤牙膏”
据了解,随着有关政府部门一系列“提速降费”要求逐步落实,运营商自身仍有进一步通过完善服务下调收费标准的空间。中国电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谈判后价格下调幅度不大的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国电信将采取企业直接补贴方式,将现有超过10元/MB甚至近90元/MB的流量资费全部下调至10元/MB及以内,最大限度降低用户海外漫游时的通信费用。
然而在此次三大运营商的降费措施中,除部分运营商表示将下调现有的宽带业务年租金外,三大运营商的基本语音通信和流量资费均未有明显调整,多数是以推出新业务的形式落实降费要求,享受“降价红利”甚至还要另外掏钱。
阚凯力指出,由于我国通讯计费标准长期没有改革,某一类收费往往在长期收取后形成利润依赖,成为难以取消、不易降低的“顽固性收费”。
上海数字化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胜军等专家则表示,鉴于社会人员出入境和异地流动需求日渐增加,监管部门有必要考虑在通讯计费中设计新的定价规则,如采取全网核算在全网内使用同样的资费。“同一运营商的省与省分公司之间不需要打价格战,而是要靠服务竞争”。
市场人士呼吁,降低通讯资费不应成为“挤牙膏”。“从整个社会的效益来说,降低通讯资费有助于互联网创新、旅游服务业等发展,更有助于降低中低收入群体资费负担,从而刺激消费和新兴行业发展。”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谢朝武说。
网速、资费
成总理心头事
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到我国通信基础设施过于落后,要加大宽带建设,敦促4G牌照发放。
2013年7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推进光纤入户,大幅度提高网速;提升3G网络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年内向全国推广;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
2014年3月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在新的一年,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
2014年9月 夏季达沃斯开幕式
我们将抓住世界新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加快宽带中国、智慧中国的建设。
2015年3月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
2015年4月14日 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
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之落后,我们自己都很难想象;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带宽,这方面我们的潜力很大,空间也很大;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
降费“落地”难 电信市场化呼声渐高
在李克强总理亲自催促下,三大运营商终于拿出了网络提速降费的方案,然而因口惠而实不至、受益面小,引来了更激烈的诟病与指责。究其根源是国内电信业由三大运营商“合谋式”垄断的现实,庞大的利润也由三家运营商瓜分,民营资本涉足及施展拳脚的门槛较高,而处于体制内的三大运营商又缺乏创新及活力,致使资费居高不下,降费落地难。
现状:资费居高不下
在运营商此轮口号响亮的提速降费行动中,固网宽带降费实质有限,4G移动流量耍花招儿,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前不久,中国联通在北京地区宣布,自5月17日(国际电信日)起全面启动全网大提速,宽带用户综合网速提升至少110%,单产品家庭宽带包年资费降幅达40%。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电信也启动宽带提速降费,100M宽带包年费降至2000元以内。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财报来看,固网宽带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仅在20%左右,而宽带业务粗略估算降低40%对运营商来说充其量只是“放了点儿血”。
如果说在固网宽带领域运营商“放了点儿血”,那么在用户需求更为迫切的移动宽带领域,运营商对用户的让利连“放血”的诚意都没有。固网宽带用户数量很小的中国移动,其出台的八大降网费举措主要针对移动宽带领域,包括推广夜间流量包、假日流量包、4G流量卡等。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电信也提出定向流量、闲时流量等优惠措施,岂料运营商的高喊口号并未让用户买账。
问题:合谋式垄断
资费居高不下、网络速度落后自然有历史的因素,但长期以来,通信市场由三家同为国有企业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把持,无论是宽带市场还是移动宽带市场,庞大的利润也由三家运营商瓜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综合工信部数据及运营商公告来看,国际漫游资费给运营商带来了每年数以百亿元计的可观收入,运营商虽然也号称多次下调国际漫游资费,但用户感知体验仍不明显,随着出境旅游人数的激增,高昂的国际漫游资费,仍是许多出境游用户难以解决的痛点。
除此之外,具体到固网宽带领域,提速的重要技术升级——光纤入户往往还面临着“最后一公里”难入户的问题,即小区物业或开发商阻挠运营商进入。
趋势:民资脚镣待解
运营商被骂多年,消费者与运营商的矛盾要想解决,或许惟一的途径在于推动国内电信行业真正的市场化,业界对市场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自去年初,工信部分批次向40多家民营企业发放了移动转售业务试点许可,被视为移动宽带市场化的破冰之举。然而,前不久,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虚拟运营分会会长苗建华表示,到今年5月,国内虚拟运营商发展了600万用户,开放运营转售业务的有21家,为虚拟运营商整体数量的一半。
然而,据记者调查,虚拟运营商这600万用户不仅不及三大运营商零头,而且还大有水分,这背后其实是虚拟运营商受制于“批零倒挂(即虚拟运营商从三大运营商获得的批发价格要高于运营商自身的零售价格)”,难以确立有效清晰的盈利模式,这意味着虚拟运营商在电信市场面临生存难题,更遑论与基础运营商的竞争。
由此来看,国内通信行业的市场化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毋庸置疑的是,这一过程将伴随着电信资费的逐步下调、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流量经营的多元化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