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创新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促融合

发布时间:2015-07-22点击率:773

  现代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处的新型交叉产业。辽宁省辽中县转变发展方式,创新辽中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坚持融入城市、服务城市,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近年来,辽中县结合湿地旅游文化节、近海文化节等重大旅游活动,开发了蒲河湿地文化游、辽河生态文化游等“十大旅游品牌”,大力发展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休闲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与魅力。目前,辽中蒲河生态廊道、农业观光、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4条精品旅游线路已经成熟,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数量达百余家。

  都市农业提升了产业富民的深度和力度。仅以县内的18处寒富苹果观光园为例,每年就可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观光采摘,带动包装、运输、冷藏保鲜等相关产业发展,吸纳4000余人就业,年收益超过1.2亿元。

  2014年,辽中县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这是辽中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县”之后的又一张“金名片”。广为绿色庄园、太空植物园等农业休闲项目正加快建设。辽中县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标志,紧紧把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进展,农业大县正加速向农业强县迈进。

  按照规划,辽中县将着力构建“一集群、三板块、五区”的总体布局,全力打造东北地区知名的旅游胜地和中国北方优秀旅游县。

  “一个集群”即珍珠湖旅游产业聚集区--立足珍珠水城开发建设,依托珍珠湖良好生态环境,着力建设集旅游、商务、会展、度假、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产业聚集区。

  “三大板块”即蒲河、辽河、生态庄园旅游板块--以珍珠湖为龙头,以蒲河廊道为龙身,以国家湿地公园为龙尾,以廊道沿线景观为条,建设“一湖、一洲、多湿地”和“一廊十八景”的优美生态长廊;挖掘辽河文化,打造以“赏辽河风光、游千年古刹、观百年渡口、祭禹王神像”为内容的辽河文化旅游板块;依托东北部的果蔬经济区、西部的林果经济区、南部的花卉产业区,建设集休闲娱乐、耕种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乡村庄园旅游带。

  “五区”即现代休闲农业旅游区、休闲康体度假旅游区、历史文化综合旅游区、自然生态体验旅游区和农家度假休闲旅游区--游客可以在这里游览汉墓群、明边墙、烽火台等历史遗迹,还可以进行郊游、野营、水上娱乐等活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全面体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乐趣。

  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今年辽中县将继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进一步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加快推进珍珠湖、蒲河廊道、湿地公园等重点旅游景区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突出品牌特色,策划推出湿地体验、庄园风情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