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是信誉楼的使命也是创始人张洪瑞的创业初衷。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信誉楼就不提倡员工之间请客送礼,九十年代形成明文规定,这个看似不讲人情但充满人性的规定,纯洁了信誉楼的人际关系,在企业内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让员工心情舒畅。张洪瑞提倡鼓励试错,他说:“不允许下属犯错,就等于剥夺了下属成长的机会。”
“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的河北黄骅信誉楼,从不足30人的县城民营“小卖场”起步,三十多年来坚持“员工第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如今已是2万多人、冀鲁18家连锁店的商业集团,努力朝着“员工幸福快乐,企业健康长寿”的愿景前行。
“在这里工作每天都是快乐的”
“最奢侈的不是LV而是休假。”网民的调侃道出职场人心声。而在黄骅信誉楼,每年春节全体带薪放假七天,员工每月有4天轮休月假,中秋节、元宵节也放假半天。信誉楼薪酬在同业中属中上等水平,但每天工作仅6.5小时。信誉楼不鼓励加班,非加班不可除付给加班费外,一般不允许超过晚上10点。
多年来,信誉楼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等员工之间不许请客送礼等,目的是让员工不背负“人情债”。刘焕丽到信誉楼谋职,后“去外面闯世界”,七年后她又重新回来,“在外面换了十几份工作,还是觉得信誉楼最好,在这里每天都是幸福快乐的。”
更令人称道的是,在信誉楼从导购员到高管,都没有把其收入与销售额或效益挂钩,而是把考核放在如何让顾客和员工满意上。这一方面保证了导购员不会为了提高收入强行向顾客推销,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导购员的压力,使工作变得轻松。
“要让顾客满意,首先让员工满意”
在信誉楼,员工每天都能感受到进步与成长的快乐。凡是进入信誉楼的员工,必须接受多种多样的培训,不仅学习业务技能、商品知识等方面,更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培训的主导思想是:干部为员工着想,让员工更满意;员工为顾客着想,让顾客更满意。
信誉楼多年一贯“师傅带徒弟”。“对管理层的考核不是挣多少钱,而是帮助员工快乐成长,”集团总裁罗茂莲说,信誉楼这样要求“师傅”们:如果你不能有效地培养下属,就请你让出位子来,因为你会耽误下属的成长,让那些能承载下属命运的人来到这个位子上。
信誉楼一直是自购自销的经营模式,确保商品货真价实。“要让顾客满意,首先让员工满意,”集团总裁罗茂莲说,有了优质的商品和满意的服务,企业才会健康发展。尽管电商给传统百货带来巨大冲击,自建自营的黄骅信誉楼集团却把18家店“复制”到了省城、省外,去年集团营业额达64亿元、纳税3.5亿元,今年2家新店即将营业、2家已破土动工。
“让员工在适合的岗位上跑个痛快”
在信誉楼做了7年玉石销售的白丽娜,如今已是五星导购员,尽管她不是“官”,但薪酬与集团总裁一样多,而且还持有公司股权。“管理工作不适合我,但做导购员是我的强项,”白丽娜说,“在信誉楼没有官兵之分,而是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让员工在适合的岗位上跑个痛快。”不仅如此,从集团董事长到商品部经理,各级管理人员有数百名,全部从普通导购员培养起来的,没有一例“空降兵”。
信誉楼有着独特的股权激励机制:核心员工持股、不允许继承等。目前,持股员工比例达到员工总数的30%以上。集团董事长穆建霞说,这样让股权始终掌握在创造较大价值、对企业前途有重要作用的员工手中。因为完全按作用和贡献大小来分配的,员工为了得到更多的股权收益,就会在适合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信誉楼创始人、年逾古稀的张洪瑞至今住着不足百平方米普通住宅,生活简单朴素,股份也仅占不到5%,并且不得继承。一儿一女在信誉楼工作,儿子任职中层,女儿是普通员工。多少年打拼出来的企业和资产,却绝大部分“拱手让人”,“我就是为大家搭一座舞台,让大家唱得大红大紫,充分体现自身人生价值,共同把信誉楼做成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