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理念做强农业 以产业优势做强县域

发布时间:2015-08-12点击率:612

  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如何跻身于一个省份的经济强县,甚至还成为该省名列前茅的投资体和经济体?近年来,海南省澄迈县的发展,也许正好就是一个鲜活事例的呈示。

  

  做大产业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7月18日至22日,本报记者专程到海南省澄迈县,就该县近年来经济发展与产业趋势进行了走访,了解到其中难得的“变迁”。

  虽是盛夏,淅淅沥沥的小雨却带来几多清新,澄迈县城更多了一份清凉和愉悦。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境内有3个国营农场、2个省直属农林场和1个省级开发区(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海口综合保税区)以及1个省级两岸交流合作基地(琼台交流合作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中国绿色名县。

  近年来,澄迈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三县一地”(生态现代化建设县、新型工业县、休闲低碳旅游县和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产业强县,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2014年生产总值(GDP)完成225.89亿元,同比增长11.0%,GDP增速连续5年排名全省第一,年均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3.7亿元,同比增长12.8%,年均增长36.07%,总量居全省第三;全口径财政总收入57.38亿元,同比增长13.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4元,同比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8元,同比增长12.6%。2015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7.99亿元,同比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111.48亿元,同比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7亿元,同比增长10.4%;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9.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5元,同比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54元,同比增长10.4%。

  据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介绍,近年来,澄迈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的优势,坚持产业兴县,产业强县,积极稳妥地培育具有澄迈特色的三次产业结构,做大实体经济,推动澄迈科学发展、绿色崛起。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3:47.9:23.8调整为26.9:47.3:25.8,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居全省第三位,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拉动全县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成为全省产业结构最为合理的市县。

  澄迈先后获得世界长寿之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先进县、美丽中国·创新示范县等等50多项国家级以上殊荣。

  

  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

  

  传统的农业县如何才能在产业调整中兴起、做强,这曾经也是该县许多人的思考。据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介绍,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澄迈县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在工业强县的同时,也铸成了农业和旅游业强县的现实。

  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这一点被认为是澄迈县最为显著并卓有成效的经济发展措施。“澄迈正探索一条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促进农业的发展之路。”澄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忠华介绍说,“大力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品牌农业,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是澄迈实现强县富民、跨越发展的举措。”

  率先海南省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就是澄迈一大亮点。澄迈县按照工业化科学管理模式做大做强农业品牌,先后荣获中国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多项殊荣。澄迈实施“商标富农”战略,打造农业品牌。目前累计有效注册商标近1500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先后成功打造无核荔枝、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新吴鸭、桥沙地瓜、无籽蜜柚、苦丁茶、加笼坪放养土鸡蛋等一系列优势特色农业品牌,品牌农产品享誉省内外,成为海南省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最多的市县。

  据介绍,澄迈县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冬季瓜菜、甘蔗、热带名优水果、橡胶、咖啡等,是海南粮食、橡胶、甘蔗、冬季瓜果菜、和牛、猪、鸭、鹅主要产区。近年来,澄迈县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四化四县”(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农业生态现代化示范县、有标识可追溯农产品示范县、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中国富硒农产品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县形成了沿海、北部、中部及南部各具特色的四大农业经济区域,培育了福山咖啡、澄迈福橙、万昌苦丁茶、无核荔枝、无籽蜜柚、桥头地瓜、澄迈福牛、白莲鹅、藻花香猪等特色品牌,福山咖啡、无核荔枝、澄迈福橙进入国宴。瓜菜直供港澳和出口中亚5国,成为闻名省内外的瓜菜生产基地;水产品加工出口台日韩加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总量超过20万吨。

  据澄迈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澄迈县农业发展成就,得益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该县借鉴台湾农会的做法,于全省率先成立澄迈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着力解决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民贷款难、技术缺乏等问题,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在打造品牌中的纽带作用。目前,该县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00余家,带动农户7万多户。已建成预冷库27家,预冷规模达5万多吨,库容量约占全省的1/3,为澄迈农产品价格的稳定、运输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此外,推行标准化生产,优化农业品牌发展内涵,也是该县的一大成功。该县还投入1000万元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楼和信息网络中心,对瓜果蔬菜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等三大农产品实行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的制度。目前,全县已有85%的农产品做到有标识可追溯。

  对此,海南省政府研究室研究员沈君认为,澄迈的品牌农业发展思路值得全省借鉴,通过品牌农业,推动海南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结构从资源消耗型转向生态循环型,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源制约与农业效益提升的矛盾。

  

  一个产业强县的写实

  

  现今早已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有了好的品牌,还得做好的品牌推介。为此,该县委书记杨思涛、县长吉兆民多次带队到北京、上海、成都等一线城市举行推介会,积极宣传推广福山咖啡、福橙、富硒地瓜以及冬季瓜菜等特色农产品。该县还通过海南岛欢乐节、中国海南盈滨龙水节等大型活动,以及报纸、网络等媒介推广优质农产品,扩大品牌效应。

  “在让农业日兴月异地发展时,澄迈县对于工业发展也是一点不懈怠。”澄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忠华强调,正因于此,澄迈县以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引进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2014年,全县省、县重点项目130个,年度计划总投资237.3亿元,共完成投资215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3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5.2%,同比增长14.2%。老城经济开发区、金马现代物流中心、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琼台全面战略示范基地等四大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110亿元。特别是老城经济开发区,累计投入100亿元,已达到国际“九通一平”的开发条件。各项指标已达到国家级开发区标准,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开发区。2014年四大园区投资建设项目共16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85.99亿元,分别占2014年全县投资项目总数和投资总额的60.1%和75.3%。园区成为带动澄迈经济发展的引擎。将海南生态软件园作为培育经济的新增长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予软件园大力支持,推动软件园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有印度NIIT、巴别时代、腾讯等780家知名IT企业入驻。李克强总理对海南生态软件园发展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海南生态软件园是海南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实践。

  澄迈县依托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佛教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休闲低碳旅游业,重点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区。建成四个风情小镇,即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台湾民俗文化风情小镇、欧洲文化风情小镇、地中海文化风情小镇。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海南省首个旅游刷卡无障碍优秀示范景区,成为琼北旅游新热点。作为琼北最大的佛教寺院的海南永庆寺,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澄迈县红树林生态公园建成开业,备受游客青睐。作为海南最高佛塔的金山公园万福长寿药师塔建成开光。开通长寿包机游、开展南渡江体验游。目前,澄迈已形成了咖啡之旅、历史文化之旅、福寿之旅、海洋之旅、森林之旅、红色之旅、美食之旅等七大系列低碳绿色旅游品牌。2014年旅游接待人数300.56万人次,同比增长23.7%;旅游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25.6%。

  2008年以来,澄迈提出并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8+2”工程,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体、电信、金融等8个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富民增收和以文明生态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项工程,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累计投入120多亿元,让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和城镇化建设,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

  如今,澄迈县继续全力推进老城经济开发区、金马现代物流中心、琼台交流合作基地、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以及海南生态软件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立县、产业兴县、产业强县。

  澄迈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建成海南省航运枢纽和现代物流基地、海口经济圈重要的新型工业区、琼北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区、海口周边适宜居住的城乡一体化聚集区和海南省重要的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区。澄迈县经济的发展轨迹,不正是“以工业理念做强农业,以产业优势做强县域”的写实么?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