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靠什么吸引台企“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15-12-30点击率:1167

  吸引4500多家台资企业落户、投资总额近560亿美元的江苏省昆山市,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企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新常态下,该市破除成本比较优势等路径依赖,以资源、环境“天花板”倒逼台资结构优化,以体制机制创新助推台企渐进式转型,促使台资经济基本面逆势向好,台企发展亮点频出。

  ■ 刘巍巍

  

  昆山是大陆台商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据昆山市台办数据显示,昆山累计批准台资企业4574家,总投资559亿美元。

  人们不禁要问:不大的昆山市为何能聚集如此众多的台资企业入驻,吸引他们来此创业的动力是什么?

  

  台企人民币双向借款规模

  超180亿元

  

  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开展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双向借款业务试点以来,双向借款规模达186亿元人民币,为台企节约利息支出超3亿元。

  记者26日从江苏省昆山市发改委获悉,该业务为台资台企优化集团资金配置、提高资金综合效益开辟了通道,加速了台资向昆山集聚。

  作为大陆唯一享有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政策的特殊区域,昆山市发改委金融办副主任孙剑波介绍,截至目前,已有近300家台资企业集团开设人民币双向借款账户,双向借款规模达186亿元人民币,签约借款平均利率3.4%,为企业节约利息支出超3亿元。

  “调查显示,已经开展这项业务试点的台资企业,利润留存率、再投资率水平均有大幅提升。企业通过投资新生产线,引入新生产技术,自身经营能力得以大幅提高。”中国人民银行昆山支行副行长吕伟介绍,跨境双向借款业务不仅为台资企业优化集团资金配置、提高资金综合效益开辟了通道,还在促进投资、扩大就业、优化贸易投资环境、加速总部经济集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新增就业岗位超14300个,统一、正崴、南亚、昆达和荣成等50余家台资企业集团加快在试验区设立或正在筹建企业总部。

  

  台企“老树”开“新花”

  

  台资企业是昆山开放型经济的显著特色。记者近日在该市采访发现,从简单生产到创新研发、从传统IT到新兴产业、从投资设厂到扎根上市,昆山台企特色各异。

  创新性产出领跑增长。昆山台资经济总量大,盘活存量是重点也是难点,一批以代工闻名的台企通过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研华科技打造两岸协同研发创新中心,为工厂自动化、交通、医疗、物流等领域提供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从应用、创新、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多环节整合。仁宝电脑公司前三季度完成进出口1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以前笔电占九成以上,现大幅下降近20个百分点,由智能手机、路由器、平板电视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接手剩余产能。”公司全球营运长张永青说,资源再统筹,“熟地”精耕也是创新。

  “机器换人”步伐加速推进。另一批昆山台企则以智能装备促结构优化,进军先进制造领域。在富士康科技集团昆山吴淞江园区车间,排排“机械手”忙而不乱。“员工数从高峰时的8万多人降到4万人,产值却增加近一倍。”集团副总经理杨明说,采用2000多台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机械手,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亿元。纬创公司生产副厂长钟群敏介绍,一只机械手可抵3人工作量,如今仅昆山开发区采用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的企业就达数百家。

  总部经济逆势崛起。眼下,“投资在各地、总部在昆山”渐成台企共识。老字号台企正崴集团将大陆投资运营总部放在昆山,近期一些外地项目将陆续回迁。从9000万元生产厂区,到净资产近25亿元的大陆总部,2003年在昆山设厂的荣成集团把该市作为大陆上市主体,计划年底挂牌新三板,2017年主板上市。统计显示,目前已有统一、建昌、昆达、正新等50余家台企在昆山设立各类总部,南亚、华科、奇景光电等一批总部项目正在洽谈中。

  “本轮台企转型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核心,不是爆发式的,而是渐进式、渗透性的。主要动力不是重大技术突破,而是技术整合和模式创新;推进过程不是主导产业的更替,而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出现。”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说。

  

  “服务红利”促台企迎难而转

  

  自1990年首家台企落户至今,昆山累计批准台企4574家,总投资额559.5亿美元,注册台资283.6亿美元。今年1-9月,新增台资企业91家。全市财政收入的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的60%以上、工业产值的70%以上、外贸进出口的80%以上源于台企贡献,台企无疑是昆山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昆山市市长杜小刚说,该市从三方面着手,优化转型支撑体系。

  加强政策集成。年初发布《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5-2020年)》,设立年投入不少于20亿元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推动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现有企业提质增效;鼓励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对技改项目投资额500万元以上者,给予10%补助……记者粗略梳理发现,该市相关部门出台的助力台企转型、推动台资发展相关文件多达数百个,精准施政。

  深化涉台服务。“服务”是昆山吸引台资的金字招牌,如今“昆山服务”更加注重营造公开、透明、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在依法行政中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和到达率。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解中小台企融资之渴;开展收费清理,减轻台企经营负担;探索土地“先租后让,弹性出让”办法……据不完全统计,昆山56家单位共推出涉台服务创新举措129条。“从设备进场到达产运营,仅两个半月时间,这样的效率和服务只有在昆山能够实现。”世硕电子总经理许世奇说。

  激活金融“春水”。依托国务院批复设立的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昆山试水台企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等一批新政,破解台企转型金融瓶颈。截至目前,累计有263家台企集团开设人民币双向借款账户,双向借款规模165.54亿元,借入资金规模110.75亿元。昆山市台协会会长、耀马车业董事长李邦欣算了笔账,在台湾,台企集团内部借贷利率仅3%左右,是大陆借贷利率的一半。按已有借款规模测算,已为参与借款的台企节约融资成本超2亿元。在已办理台企集团内部双向借款业务的企业中,24.6%已将总部或总部的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迁至昆山,还有29%企业正考虑迁来。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