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 国有资本未来将更富国际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6-02-15点击率:938

“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打开天窗,向资本市场说亮话。

  2015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前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向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培育公开透明和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管理,稳定市场预期,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9月9日,李克强在会见出席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表示,我们会继续推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且要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向,努力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 

  Ⅰ争夺全球经济话语权

  “习李新政”对成熟资本市场的呼唤,表明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已非昔日可比,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资本市场配合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的目的何在?就是要推进国有经济在以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的进程中发挥主体、主导和先锋作用,争夺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话语权。

  中国经济正以并将持续对世界经济发挥全新影响力,已经引进西方国家的关注与警惕。自2015年起,中国资本市场一直受国际资本力量的“捧杀”与“棒杀”,造成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起与大落。单说中国股市,从2015年6月的5178点,跌至今年1月份的2638点,连续演绎了三场“股灾”,这是十分严峻的。

  2015年6月中国股市第一场股灾爆发后,笔者曾在博客中提到“做空中国在挑衅”。笔者认为,这股“做空中国”的力量,主要包括:敌意中国的国际金融。亚投行、金砖行的成立,中国高铁与中国核电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一些国家和一些金融势力的不满,甚至形成敌意。唱空中国、妖化中国与恶搞中国,已经成为这股国际势力的家常便饭,一旦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掀起巨浪,给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改革造成巨大的压力。

  阻挠改革的利益集团。国企改革必须触动一些特殊人物、特殊群体与特殊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让改革慢一点、浅一点甚或空转,这是他们的企求。随着改革与反腐的纵深推进,势必遇到这些势力的反扑。他们往往会和国际资本势力勾结,曲解当前的改革并恶意炒作,假借改革推动股市疯涨,假借慢牛操纵股市暴跌,并在其中获取大量利益。

  贪求暴利的主力机构。主力机构熟知中国股市的运作方式,明察政府的改革意图,了解中国股民的心理动态,同时与各种利益集团甚至国际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放弃道德底线,不择手段地冲击中国股市的底线,甚至以造谣等卑劣的方式让中国股市如过山车般运行,不断地向政府进行政策逼宫,干扰改革的正常进程。

  唯利是图的劣质股东。大股东违规减持,是造成股市震荡的又一重要因素。造假、造谣、造事,与主力机构联手,无所不用其极,让企业市值形成巨大泡沫,而在泡沫未破前大量减持套现,造成直接融入的资本无法真正进入实体经济,或者无视实体经济的生存与发展。

  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国企改革,都需要资本的支撑。改革需要时间的筹划与空间的适宜,决定了中国股市需要的是慢牛,而不是疯牛,更不是熊市;需要的是普惠社会大众的慢牛,而不是少数利益团体罔顾民众、践踏散户独享式的疯牛或暴跌。  

  Ⅰ实现颠覆性创造的战略远虑

  近来,国际资本大鳄索罗斯在达沃斯论坛公然叫嚣“做空中国”,对冲基金潘兴广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比尔在刚发布的年度投资者信件中披露,他通过做空人民币和沙特里亚尔来对冲中国经济放缓和油价下跌的风险,对冲基金经理巴斯(KyleBAss)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现在做空中国股市已经没有太大意义,而对于人民币来说,也许做空是一大投资机会。”

  每年年初都会喧嚣一阵的“中国经济崩溃论”,此次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新华社英文社评批评“有人想要打赌中国经济‘最终失败’”,文章警告,“鲁莽投机和恶意做空将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还可能面临严重法律后果”。

  这次不同于以往,中国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国企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这些困难和挑战是前30年所未见的。所以,“习李新政”尤为关切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国企改革的进程,没有资本市场的助推,要想完成国企改革“最后一公里”的跃变,又要保障国有资产的不流失,是不可想象的。

  这国企改革“最后一公里”的跃变,不仅有着国有企业管理形态和发展形态上的变革,更有着让国有经济实现颠覆性创造的战略远虑,超越“国退民进”、“国进民退”思维模式,放眼战略性、前瞻性和国际性竞争,化国有资本于无形,化经济掌控于无形,化创新发展于无形,融资于民间,藏富于大众,聚力于社会,推动国有经济从形态、内容到功能、理念上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在此,我们必须深度关注《指导意见》中的这段文字:“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总体要求,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

  先谈清理退出。当前全力推进的供给侧改革,突破口就是所谓的“僵尸企业”,属于“清理退出一批”的范畴。“僵尸企业”是指一些经济效益不佳、长期扭亏无望,主要依靠银行信贷和政府补贴维持生存,且难以顺利从产业内退出的濒临死亡的企业。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让“该死”的企业死去,需要《破产法》和资本市场的支撑,清理“僵尸企业”是一种执政胆识。

  再说重组整合。没有整合重组,就难以推进整体上市;没有国企上市,一来国有资产如何评价;二来国有资产如何保值增值?三来民营资本如何参与?整合重组可以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创造条件。在1月15至16日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突出三种重组模式,即横向的产业重组、纵向的链条重组和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重组。2015年12月29日,国资委宣布,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之前,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成为后者全资子公司。战略性重组后,“国企混改”将会提速,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Ⅰ开创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新篇章

  “国企混改”在有效吸引民营资本进入的同时,还有三点思考:一是让职业经理人走上国企的前台,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打破“官本位”、“行政化”,将“利益集团”踢出国有企业或彻底稀释掉;二是激活国有企业,用民营资本的力量、团队智慧和灵活机制,搅动国有企业这“一潭死水”,让其焕发生机与力量;三是让国有资本流动起来,对于商业类国有企业没有必要100%控股或者51%的绝对控股,只要处于相对控股的地位就可以赢得对企业的掌控力,而对于一些在未来竞争中弱化或边缘化的企业,国有资本只需参股甚至全面退出。向民营资本敞开一片市场,为国有资本打开一条活路,是一种执政胸襟。而最为核心的,是“战略性前瞻性产业集中”和“创新发展一批”。创新发展什么?除现存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外,更在于创新发展一批战略性、前瞻性乃至国际性的企业,这些企业将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动力与地位,是未来征战国际市场的主力军。

  如何创新发展?一是依靠国有企业“混改”后释放的空前创新力量,发掘和投资创新型产业,像中国的高铁、核电乃至航天设备等,中国“国家机制”的创造力已经被全世界所公认,未来将在众多领域有长足的发展,也会有更多的强势企业涌现;二是培育民企创新。从阿里、百度、腾讯到京东、华为、联想等,中国的民营企业日益显示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不仅影响中国经济步伐,甚至影响世界经济节奏。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宽松和诚信体系的完善,会有更多民营企业向社会显示其强大的创新力和影响力,这也是中国经济未来最富有爆发力的板块。中央政府已经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习李新政”积极鼓励“中小创”、“新三板”、“新兴战略板”的发展,大力推进“注册制”,其目的就是激发社会大众的创造力,让它们更多地得到资本市场的呵护。

  富有活性力的国有资本必将是民营创新力的有力追逐者,民营企业也有拥有更多与国有资本融合联袂的契机,“国家机制”与“民营活性”的深层合作,必将开创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这将是中国企业征战国际市场的新生力量。

  可以这么说,培育成熟的资本市场,不仅让民营资本“混改”进入国有企业,而且让国有资本“创新”进入民营企业。未来的国有资本不必着眼于“控制”企业,而着眼与“参与”企业,当好“股东”,做好“参谋”,把握“方向”,既可以随时进入,也可以随时退出,甚至你根本就不知道它身上所附有的“国有”属性。

  如果说,清理“僵尸企业”做的是减法,“国企混改”做的是加法,那么“创新发展”做的是乘法,“创新发展”是一种执政智慧!

  尽管当前的国企改革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也非常的艰难,国际市场的发展形势又更为严峻与险恶,“做空中国”的势力更不会因为官方媒体的几篇强势回击文章就退缩,但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习李新政”的勇气、胆识与智慧,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国的资本市场会不断完善与成熟,国有企业改革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规划目标挺进,更坚定不移地相信未来“无形胜有形”、“国有国不营”的国有经济将比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强大,更富国际竞争力。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