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投资项目推介表彰活动简介
中国投资协会(The Investment Association of China,IAC)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中国投资建设领域权威性、综合性社团组织。
为配合我国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强项目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新的投资价值观念,促进企业投资质量与效益的提高,更好地发挥投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投资协会自2006年创办了国家优质投资项目推介表彰活动。六年来,全国共表彰了173项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在我国投资领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这项活动也得到了企业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2009年12月,经国务院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确认,国家优质投资项目推介表彰活动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系统保留的全国性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2012年4月,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公布的《中央国家机关等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名录》中,推介表彰国家优质投资项目活动仍继续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系统保留的项目。
为使国家优质投资项目的推介表彰活动逐步规范,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中国投资协会系统制订和实施了《国家优质投资项目推介表彰活动的管理办法》;颁布和贯彻了《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审定标准》;为加强对这项活动的领导,成立了以有关全国性行业协会专家为主的“国家优质投资项目专家审查委员会”和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司局领导以及地方发展改革委有关领导为主的“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审定委员会”,使这项活动工作程序更加规范,工作分工更加明确。
一、国家优质投资项目特别奖
序号
1
2
3
获奖项目
锦州25-1南油气田区域开发项目
岭澳核电站(二期)项目
青海-西藏±400kV直流输电工程
二、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
沙钢集团股权投资淮钢项目
工业废气利用示范基地2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
太仓中化环保化工有限公司2万吨/年134a及其后续3万吨/年技改项目
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二期2x1060MW工程
塔河油田12区173万吨原油总体开发项目
渤海环保工作船建造项目
扩建年产12万吨漂白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
蜂窝式SCR脱硝催化剂国产化及制造基地项目
贵州北盘江光照水电站104万千瓦水电项目
城轨车辆研发和制造资源优化项目
绥中36-1油田I期旅大5-2油田调整项目
涠洲11-1N油田开发工程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
秦皇岛33-1油田开发项目
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冷轧工程
福建LNG站线项目接收站及输气干线工程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
龙源如东30MW海上试验风电场项目
热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工程
国电新疆开都河察汗乌苏水电站项目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江苏国电谏壁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
光明工业园环保玻璃、传统光学玻璃及镧系玻璃建设项目
武钢新建三冷轧工程
2012-2013年度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名单
宁乡三一汽车起重机项目
油井管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高比容钽粉/细直径钽丝扩能技术改造项目
国电蚌埠电厂2x6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
DA40飞机产业化项目
河北建投新能源东辛营200MW风电工程
2x63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
平顶山第二发电厂一期2x1000MW机组工程
华能井冈山电厂二期2×660MW扩建工程
千吨级氟橡胶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
军民结合重型平板运输车产业化建设项目
大唐吕四港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
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工程
高品级工业钻石及工具系列出口产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循环经济铝产业链项目
“零功耗待机”高效节能安全供电控制器(转换器)项目
陕西彬长矿区大佛寺井田煤层气(瓦斯)综合开发利用项目
河北围场竹子下49.5MW风电场项目
黑龙江省富锦风电场一、二、三期工程
2×660MW超临界间接空冷火电机组工程
防伪税控系统升级及产业化项目
成都洛带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
江西景德镇发电厂2×600MW级机组 “上大压小”扩建工程
江苏国信泗阳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13.8MW屋顶光伏电站项目
华电宁夏宁东杨家窑风电一期45MW工程
成都国际商贸城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项目
江苏软件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贵州北盘江董箐水电站项目
天津空港水电设备新厂一期项目
国电黄金埠发电厂2×600MW机组新建工程
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赵楼矿井及选煤厂项目
东沽石油新村地热结合热泵技术应用改造项目
国电武川红山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
云南省大德油库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
南昌市沿江北大道与沿江中大道连通工程
中化兴中30万吨级油码头项目
中种云南种子加工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中广核临朐刘王庄风电场38.25MW工程
江西省永修至武宁(庐山西海)高速公路工程
大唐南京发电厂2×660MW机组新建工程
6000吨/日矿山低品位多金属综合利用工程
特高压、超高压开关重大装备产业基地配套项目
中化格力二期项目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10MWp工程
河南投资集团电子招标采购平台项目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
桔子洲风景区综合整治工程
瑶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项目
酒钢5#6#捣固焦炉建设工程
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
荣获特别奖项目简介之一
锦州25-1南油气田区域
开发项目简介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的锦州25-1南油气田区域开发项目(包括锦州25-1南、锦州25-1和金县1-1项目)总投资达183亿元人民币。共新建7座海上采油平台,1座天然气处理终端,改扩建1座原油处理终端,铺设近300公里的海底管线及50公里的海底电缆,是“十一五”期间中海油“工程设施最全、实施工况最复杂、投资及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
为了解决周边新发现的油田存在的油藏地质复杂、油质差、储量规模小、单独开发经济效益较差的难题,中海油“锦州25-1南项目”的建设者们开创了我国海洋油气区域开发新模式,多项技术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形成了适应区域开发的风险管理模式,丰富和完善了近海油气田开发建设的技术与理论体系。
项目遵循“充分依托、兼顾本油田和周边潜力、保证区域内油田综合联动经济效益”的区域开发原则,统一规划、全面部署、共享资源设施,采取以锦州25-1南油气田为中心的区域开发模式使锦州25-1油田和金县1-1油田得到了经济有效开发,充分践行了国家“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发展战略。
项目组借鉴国际标准,建立了以“动态管理”、“关联性风险分析”、“综合评估”为主要特点的风险管理新模式,并在中国海油率先运用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管控了项目风险,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平稳安全运行。
项目实施过程中,整合应用了近海油田开发建设的各项关键工程技术,并在万吨级组块浮托、6000吨级组块的海上整体吊装、平台隔水套管及海管立管抗冰、浅海平台电力组网、低压天然气系统回收等技术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其中多项专业技术创新取得了国家专利。
荣获特别奖项目简介之二
岭澳核电站
二期工程简介
国家“十五”期间唯一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是我国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设计两台单机容量为108.7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主体工程于2005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2011年8月7日全面建成投产,两台机组均比计划提前投入商业运行。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业主方为岭东核电有限公司,总承包方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总预算285.2亿元,实际建成投资额268.2亿元。岭澳核电站二期较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单位造价降低了11.3%,上网电价与广东省脱硫煤电上网标杆电价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的成功建设,不仅创造了国际上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建设最低造价和最短工期的新纪录,还创造了中国核电发展史的三个“首次”:首次实现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全面自主化;首次推出了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自主品牌技术——CPR1000;首次在国内采取总承包模式自主建设核电项目,树立了我国核电项目总承包建造模式和“中国建造”的标杆。此外,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还促进了我国核电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升级。
截至2013年4月,岭澳核电站二期两台机组已经连续安全稳定运行了804天和532天,累计上网电量310.32亿千瓦时。与2011年WANO PWR 9项业绩指标一年值标杆比较,2012年岭澳核电站二期两台机组分别有5项和4项指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已经成为我国核电自主建设的成功典范,是我国确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核电发展模式的生动体现,对我国安全、高效、经济发展核电具有重要的意义。
荣获特别奖项目简介之三
青海—西藏±400kV直流输电工程简介
国家电网公司青海——西藏±400kV直流输电工程北起青海电网柴达木换流站,南至西藏电网的拉萨换流站,额定输送功率双级600MW,输送距离1038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气候环境最恶劣地区建设投运的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输变电工程。该项目总投资61亿元人民币。工程于2011年10月31日投产,建设历时15个月,工期提前1年,成为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安全可靠、优质高效、自主创新、绿色环保、拼搏奉献、平安和谐”的高原输电精品工程。
坚持自主创新是工程最突出的特点。由于该工程建设遇到了高原生理建设保障困难、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工程施工难度大等三大工程难题,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工艺水平提升、新材料、新技术运用为支撑,围绕冻土基础设计与施工、高海拔地区电气设备过电压与绝缘配合、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高原生理保障体系、系统运行及设备研制等六大方向建立了科技创新框架体系,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这些课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直流系统稳定运行,保护了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施工期间零伤亡的目标,填补了高海拔地区直流工程多项空白,建立了高原直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电力研究技术水平的国际领先地位,为后续藏电外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青海-西藏±4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建成结束了西藏孤网运行历史,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缺电问题;优化了电网结构,实现更大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电网工程的技术水平;环保效益显著;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支持了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改善西藏人民的生活、生产条件,维护边疆地区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和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