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路大虎,专注于领导力、执行力和政府、企业职业精神研究。主编 “企业、政府机关职业精神读本系列丛书”、“军事商学院丛书”。著有《中国历代改革得失》、《新行政精神改变中国》、《实干精神》、《落实力决定成败》等,译有《领导力21法则》等书。
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等中央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中国银行等企业授课;组织、策划、参与广西自治区政协主办的“西点领导力”大型讲演会、江苏徐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没有任何借口”大型讲演会、河北天下第一城“没有任何借口”5000人讲演会等高端活动。
引言
如何把员工打造成利润机器而非利润黑洞,如何把企业打造成利润池;把自己和团队带入利润海洋?记者日前采访了《落实力决定成败》作者路大虎,他说:“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塑造高度责任感、高效落实力、高战斗力、结果导向的铁军精神和打造铁军团队。抓落实力,永远是企业最高领导者最重要的责任,抓落实力要层层落实,层层重视,层层抓到底,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 吴晓 丽君
记者:我读了您的《落实力决定成败》,毫无疑问,这个理念适应于公务员和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家日报》的读者群主要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来谈谈“落实力” 如何“决定企业成败”。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落实力决定成败》具体适合于企业的哪些员工阅读?
路大虎:公司最高领导层应该读;公司最高领导层应该买来送给公司所有人,从管理层到最基层员工,都应该读《落实力决定成败》。“落实”,也叫贯彻、执行,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企业能力。如果没有落实力,企业生存无从谈起。
中国的企业,不管是民企还是国企,存在两个误区,谈战略太多;谈落实、谈执行太少。
一是谈战略太多。战略是不能成天放在嘴边的,总在讨论战略的企业,一定是方向混乱的企业。战略要有定力。战略定力直接反映了最高领导者的定力。战略定力是不确定世界中最核心的领导力品质之一。我甚至带有“武断”地说,战略,是大中企业的事情;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没必要谈战略,对小企业、小微企业来说,没有战略就是最大的战略;最大的战略就是生存下来;先活过第一年,活过前5年再谈战略不迟。
二是谈落实、谈贯彻、谈执行太少。落实是整个企业的事情,是企业中每一个人的事情。就像一条河,某个环节落实不力,就会出现断流。最高领导层不重视落实最可怕,意味着这一企业在精神的源头就枯竭了。
“落实、执行、贯彻”这些企业基本理念,应该像血液一样,激荡在企业精神里面;流淌在每个企业成员的身体里,深入每个员工的骨髓和灵魂;应该让落实到位、高效执行、深入贯彻成为每个员工的本能。
记者:您经常到企业演讲,您认为,中国企业员工在落实力上存在哪些问题?站在企业管理者或拥有者的角度,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落实力对企业最直接的好处是什么?
路大虎:国企和民企,由于其文化背景、治理方式、公司制度等不同,在落实力方面,表现也各有不同。
国有企业的执行力不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一是文化、精神、心理层面。例如“机关作风”和“依赖症”,作风拖沓散漫、缺乏朝气、暮气比较重,认为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我曾经列举了执行不力的四大毒素:推诿、卸责、拖延、涣散。根本上说,是缺乏紧迫感,意识不到面临的危机,是服务意识不够,竞争意识不强。二是制度层面。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制度的核心是流程化。中国人“重实体、轻程序”,而程序往往决定了执行、贯彻、落实的品质。三是具体管理实施和行为层面。表现出来就是监督、管理不到位,行动力不够、服务力意识不强。
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制度建设和具体管理上,更市场化,激励手段更强一些。但也有一些方面有待提高。例如有些民营企业,其企业性格几乎就是大老板的性格;整个企业就围绕一个人转;所有的人力资源、执行资源、落实力资源围绕一个人展开,这是有危险的,应该更多地将落实力落地到流程上来,让企业成为一个自运转体。一个优质的企业,不是唯“大领导”是瞻;而是唯制度、唯流程、唯市场、唯客户是瞻。
提升落实力,强化执行效果,企业最高领导层应在以下三大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认识层面。对“落实力”首先要有4大认识:一是认识到敢负责、能落实、会操作的骨干人员是企业的最核心“资产”,二是落实是第一生产力,三是落实不到位是思想不到位,四是落实不到位说到底是作风问题。
第二,是对“落实不力”的现象要清楚明了,坚决杜绝。在《落实力决定成败》中,我总结了“落实不力6宗罪”:一是表面文章,无法落实,二是贯彻不力,不了了之,三是落实变味,A变成B,四是层层打折,百变五十,五是死角丛生,七零八落,六是羊头狗肉,夹带私货。在《实干精神》中,我把落实不力总结为5大“执行变味”:一是简单化执行、二是递减式执行、三是抵触性执行、四是选择性执行、五是应付式执行。
第三,是提升落实力8大铁律:一是落实是一把手工程;二是落实首先要绝对服从,学会跟随;三是落实要不折不扣,一竿子插到底;四是落实要有锐度,心存紧迫;五是落实要敢想敢干,坚韧不拔,勇于创新;六是落实要看全局、有前瞻、敢超前;七是落实要学会平行思考;八是落实关键看团队执行力,只有发挥领导团队的合力,才能拥有真正的组织竞争能力。落实力8大铁律,将深度提升企业生存力和持续成长力。
记者:对于“落实力”理念,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您在《落实力决定成败》一书中所要表达的“落实力”是什么?在我看来,落实力、执行力、实干精神、不找借口,这些理念都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而且在您以往的著作中都有涉及,您认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本质区别是什么?
路大虎:“落实”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个层面是表面意思,在企业,一般称为执行,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般称为贯彻、落实。是一个意思。
第二个层面,是全面、深刻理解“落实”的内涵。
请勿把“落实”简单化对待,落实不仅仅是一个行动,更不是一句口号。落实是一种境界,是一整套包括信仰、使命、政治判断力、责任、担当、忠诚、敬业、自律、创新、敬畏、紧迫、勇气、追求内在幸福在内的价值体系,是一种深入个人和组织灵魂的文化气质和文化认同。没有价值体系、文化气质和文化认同的落实力,必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落实力”、执行力、实干精神、不找借口,是从不同方面阐述做事的理念、态度和方法,例如,“实干精神”更多强调“务实”、“踏实”、“实效”;“不找借口”,侧重于不讲条件、不找原因,不找借口,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坚决完成任务。他们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都是由同一个文化体系来支撑的。比如,强调实干,而非蛮干、乱干、虚干,要追求实效,不是和“落实”中强调的落实到位一样吗?
记者:我个人认为,无论你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组织”的管理本质是相同的,但也会有些区别,就“落实力”而言,您认为,企业管理者应如何抓员工的“落实力”?哪个管理层更适合落实“落实力”?
路大虎:从本质上说,无论政府、企业,其管理本质都是相同的:都要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当然,政府强调的是公共性;而企业强调的是营利性。
在给老总们讲课的时候,我总强调:企业家要承担责任,而承担责任的第一位,就是要创造利润。
如何把员工打造成利润机器而非利润黑洞,如何把企业打造成利润池;把自己和团队带入利润海洋?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塑造高度责任感、高效落实力、高战斗力、结果导向的铁军精神和打造铁军团队。抓落实力,永远是企业最高领导者最重要的责任,抓落实力要层层落实,层层重视,层层抓到底,“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提高企业落实力,除了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制度、流程、程序提升;强化管理制度的落实(例如压力下沉、荣誉上升、任务分解、关口前移、谋当其政、责任到位、奖惩分明),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系统化地教育、培训、学习,不仅要有硬件支持,还要通过建设软环境,建设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型企业的良好生态环境,提升职工的思想境界和软能力。
落实力可以通过制度、流程建设,成为硬指标,但硬指标背后,落实力的品质,是需要软能力支撑的,软能力就是干部职工的精神、观念、思维、心理、意识因素。这是我们落实力塑造和建设的重点。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站在普通员工的角度,您觉得“落实力”与企业员工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有多大关系?
路大虎:到很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大企业,小企业讲演时,我都会着重讲,落实力不仅决定企业成败,而且关系个人成败。因为落实力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职业品质、素养和能力,体现了个人职业竞争力。
为什么?优质的落实能力是需要一个价值观系统支撑的,从表面看,这个人执行力很强,善于落实,实际上,这个人之所以善于落实,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品质做保证,例如有理想、有信念、勇于奉献、敢于担责等等。从这个角度说,落实力是衡量一个人整体职业素养的外在标尺。只有优秀的人,才有优质的落实力、执行力。另外,社会在前进,不能够与时俱进的人,将会被淘汰。
所以,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在思想上要重视,不要简单地认为提升落实力是企业的事情,和自己无关,落实力首先是个人的事情,是决定个人职业竞争力和职业成长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