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产业聚集区的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的几个问题,有一些看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们现在看到河南省大概是180个产业集聚区,这么多的产业集聚区在做的时候,有的做得很好,有的做得不好,那么做得好与不好,用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来形容?有点像我们做BT工程付款模式,叫3331:
第一个3,就是30%左右的产业集聚区做得特别好,那么这一部分产业集聚区做得好,主要是因为它依靠传统的产业、或者原有集聚区、或者原有开发区的基础上,经过这几年的政策扶持,大力发展,这是30%做得特别好的。
第二个3,在整个河南省所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当中,完全建成的产业集聚区,不超过30%,也就是说大部分产业集聚区并没有完全建成。
第三个3,最有意思,我们说超过60%以上的产业集聚区,它的招商也就是说它的商家入驻,不超过30%的量。这就带来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当一个产业集聚区的产能只能发挥出30%的情况下,从成本的角度看,这个产业集聚区是亏损的。那么你既然是亏损的,你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加大招商力度,那么怎么加大招商力度?于是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所能够看到的产业集聚区的招商政策在95%以上部分是雷同的。
第四最后一个1,就是我们只能看到统一的千篇一律的招商政策。每个产业集聚区拿出的招商政策都会提到,投资多少以上,可以一事一议,各种说法都有,但是都是一个意思。
这就是在我看来产业集聚区目前面临的现状。这个问题我们要去考虑是什么原因?
我们必须搞清楚产业集聚区到底集聚的是什么?产业集聚区,在我们这个官方定义上来讲,主要集聚的就是生产要素,那么生产要素又代表着什么呢?做企业的人经常讲一个概念叫四流管理,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与此相类似的,如果仔细去考虑的话,实质上来讲,产业集聚区所集聚的:第一,土地要素;第二,人力要素;第三,信息要素;第四,资本要素;第五,技术要素。
这其中,土地要素是不可增加的或者说是不可变的,其他要素则是可变的,产业集聚区的招商不能只局限于不可变的土地要素,而是要在可变性的要素上创造招商的优势。这就要求每一个产业集聚区根据不同的定位来做不同的招商政策的表述,以便于能够有最吸引人的地方,让人看了之后,就想来问你,来了解你的招商政策,而不再是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