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上半年超六成公司“报喜”

发布时间:2013-07-22点击率:859

 截至7月17日,沪深两市共有107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发布201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据上证报资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107家医药企业中,66家预增,22家预减,嘉应制药、莱茵生物等6家公司扭亏,四环生物和四环药业则出现首亏。

  在业绩增长的66家公司中,公司主要产品、特色药品的销量无疑成为其推高业绩的主动力。今年以来,一直保持“阔步迈进”的独一味在强势的新品研发和激进扩张并购之后,业绩增幅登上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榜首”。据独一味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净利润9500万元至10500万元,增长幅度为175%至205%。公司表示,中药系列产品以及奇力制药产品销售出现了明显增长。收购医院业务后,取得医院相关肿瘤医疗业务收益。

  与独一味业绩增长模式类似,金城医药7月8日也公告称,公司生物制药领域谷胱甘肽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同时抗生素产品终端市场需求步入平稳,公司采取加大市场开拓、调整营销模式等措施,主要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也有所增长。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实现净利润2577万元至2962万元,增长幅度为100%至 130%。

  此外,通化东宝、昆明制药、东宝生物等一批生物制品和中药类公司也纷纷凭借自家主打产品、特色药品保持上半年业绩增长。

  在22家预减的公司中,有近一半是化学原料药公司,并且业绩下降均由各项外部费用拖累所致。其中,海翔药业于4月7日公布中期业绩预告,称二季度生产经营情况环比有所恢复,但培南类和定制加工业务较去年同期仍有较大幅度下降,且财务费用等大幅增加,导致2013年1-6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70%至100%,净利润为0万元至2066.71万元。

  此外,鑫富药业于7月13日公告,预计实现净利润312万元至936万元,下降幅度为90%至70%。公司对此的说明是,新园区形成的固定资产导致折旧费用增加,生产线投产初期原料及动力消耗不稳定导致成本上升;环保投入加大,治理费用增加;同时,借款增加导致财务费用上升;新产品研发投入加大,相关费用上升。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