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企业家助阵清华研究生创新创业

发布时间:2013-07-30点击率:911

 广东浩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声荣,一直在寻找低压通信的可靠技术“良方”。得益于担任清华研究生毛潇创业导师的参赛项目——低压电网网络拓扑分析与差分式技术,他成功为企业寻找到一项国内外首创的技术。

  日前,南海与清华大学首次合办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收官”,清华大学26名研究生组成10个创业团队,携带创业项目现场PK,浩迪创新科技、联邦家私等多名企业家应邀作为创业导师,督导创业团队的科研项目“作战”。

  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

  南海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南海—清华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活动是清华大学首次与地方携手,引入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来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尝试,同时也是南海结合区内产业方向和企业的具体需求,丰富“柔性引智”内涵,突破传统产学研模式的一项创新工作。

  “优良的创业环境、强劲的发展后劲、企业转型升级的求贤若渴。”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小平表示,产业基础和人才环境让清华大学选择南海作为创新创业的“用武之地”。2012年,南海与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连续两年成功引入94名清华博士到南海参加科研实践,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为了拓宽合作领域,充分挖掘清华的人才、科技资源。今年4月,清华大学遴选出150多名具有创业热情的研究生,通过商业计划书和答辩展示的评审环节,评出10个团队齐聚南海决赛,并首次引入南海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让创新创业项目与市场接轨。南海则结合区内产业方向和需求,邀有科研需求、与高校合作意向的企业家作为导师与创业团队进行对接。

  助科研成果南海孵化

  彩色氧化锆陶瓷粉体项目、人类基因私人保健服务项目……决赛当日,多个创新创业参赛项目被企业相中。“有好的科研项目,不一定为企业所用。”被广东联邦家私集团相中的“3D之家”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博士王晓惠激动地说,正因为有企业家导师助阵,科研项目才能更“接地气”。

  “本次创新创业大赛,让企业直接参与到清华科研团队最前沿技术项目。”陈声荣坦言,面临转型升级的南商,正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这个创业大赛正是一座有助于南海民企与高校对接的“桥梁“,加速着高校科研成果在南海孵化。

  与传统的产学研模式不同的是,对于研究生参赛项目,导师可以选择配股向外融资,直接投资合办企业,或者招聘团队成员、收购项目,推动企业突破科研项目,开拓产学研新领域、新渠道、新方式,加速高校科研成果在南海孵化,助力南商再出发。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