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企业的管理密码

发布时间:2013-08-12点击率:863

 2012年,“你幸福吗”这一热议话题,引起了公众广泛的探讨和思考。“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企业就要为实现幸福的目标不断开拓创、创新、发展。”幸福企业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可和重视。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不论什么样的企业都在宣称自己是幸福企业,或正在打造幸福企业。那么,幸福企业有什么标准?什么样的企业才算是幸福企业呢?为什么要打造幸福企业?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幸福的目标?

  众所周知,中国企业经过30年高速的成长和发展,已经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期,不仅需要新的商业理念,也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注重环境的保护,注重绿色的成长、企业的和谐。所以更需要去构建一个更加理想的企业,更加幸福的企业。

  知名企业诠释职业幸福感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提出了幸福企业的五项指标:快乐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受人尊敬,健康长寿。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对于幸福企业的内涵界定各不相同。其中,阿里巴巴对幸福企业的诠释是保障个体和家庭安居乐业;帮助员工找到并实现其自我价值;群体的使命感。

  幸福是分阶段的,企业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幸福的理解和认知也不同。不管企业处于什么阶段,作为老板都应该感情化管理企业。富洋水产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富洋成他的企业幸福密码大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业初期,当时和妻子共同打理一个海鲜店,后来是一人一店,虽然每天事情很多,但是很放心,只想着怎样把生意做好,不用为其他事情劳神,这时的企业幸福密码是信任。后来随着业务越来越大,从海鲜店到建立批发基地,到注册自己的商标,企业变大了,对企业经营管理也思考的更多了,开始逐渐放权,把事情交给员工去做,员工得到信任,我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清闲。”

  雀巢幸福企业的定位是发现员工优势,即为他们注入新的工作内容和活力;听取员工的渴望,帮助他们完成愿望;把员工放到最适当的职位。

  雅诗兰黛的幸福方式是激发员工的潜能;为员工设计出清晰的道路;让员工看到勤奋的回报,也了解自己的目标。

  趋势科技是让员工能有机会做自己;让员工能够选择和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让员工为自己感到骄傲。

  瑞典山特维克集团是以人为本,让员工达到平衡良好的工作状态;为员工的长远和终生幸福考虑;导公正透明的工作环境,即肯定员工的成就。

  明尼苏达矿物及制造公司更是提出了,幸福感通过创造文化而不是靠制度来保障;对员工满意度影响最大的是职业发展;对创新充分授权,给创新者更多勇气;领导者的透明沟通与包容;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等等。

  从这些知名企业对职业幸福感的诠释,不难发现其共同点:一是良好的职业发展途径,二是公正透明、尊重信任的工作环境;三是打造家的氛围;四是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回报。同时,这些共同点正好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安全、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层次不谋而合。由此可见,提升员工的职业幸福感,就是要满足员工多层次的、不断增长的正当需要。其实质,就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友爱的氛围,尊重员工,让员工快乐工作;关注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员工创造合理的价值回报。

  打造幸福企业能凝聚人心

  激励人才

  众所周知,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留住人才?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指出,“只要企业能给予员工幸福,就能打造凝聚人心的磁力,就能鼓励、留住、激励人才。”

  因此,花精力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幸福企业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现实要求打造幸福企业迫在眉睫。一是最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因为身心俱疲,幸福感降低,造成了一些所谓的恶性实践。一些制造业的员工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这使企业形象受到重大伤害。比如前几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震惊全国。

  二是居高不下的离职率也要求企业迫切打造幸福企业。各式各样的数据都显示,在各个产业中,离职率大概都在20%以上,这个数据非常可观,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大幅度的影响。所以如果你能够做到幸福企业,这个离职率就会大幅度下降,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组织的忠诚度就会大幅度上升,也会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打造幸福企业是基于企业员工、企业自身和社会三个方面的需要。首先打造幸福企业是每个员工的孜孜追求。在幸福企业工作生活才幸福,每个员工努力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过上幸福生活。

  其次,打造幸福企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员工在企业里感到不幸福,即使不跳楼,不跳槽,也一定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钟都不撞。只有幸福企业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做久。

  再次,打造幸福企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给员工提供平台,提升员工价值,为员工创造幸福,是办好企业的根本条件;如果不能给员工创造幸福,企业就不会有人才,企业肯定办不好。因此,打造幸福企业,为员工创造幸福,是企业应尽的责任。

  很多老板认为做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管理者利益、企业利润被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而员工幸福、社会责任被抛诸脑后,认为做企业的第一要务就是生存和发展。殊不知,如果忽视了员工幸福和社会责任,企业终将丧失行业竞争力,被员工、客户和顾客所抛弃。

  此外,事实证明,提高员工的幸福度对于企业的业绩也同样重要。根据密歇根大学格雷琴.施普赖策等学者的研究,长期来看,快乐的员工比不快乐的员工有更多的工作成效——其绩效比所有员工的整体绩效高出16%,并且职业倦怠率比同事们低125%。快乐的员工不仅感到对自己满意,而且工作卓有成效,他们会参与打造企业和自己的未来,取得更大成就。

  幸福企业的管理密码

  作为职场人士,除了睡觉之外,生命中多半时间和工作有关。很多人认为,职场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成功,而所谓成功,主要是加薪进爵。然而,当他们实现了设定的目标,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之后,却发现自己不幸福了。其实,相对于成功而言,幸福是人生中更大的目标。而要想人生幸福,工作中的幸福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实现幸福的职场人生呢?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畅销书《撞上快乐》的作者丹尼尔?吉尔伯特的研究表明:一个人不同时刻的幸福差异要大于不同个体之间的幸福差异,幸福的主要驱动力不是像居住地、婚否这样一些稳定条件,也不是高工资和显赫的头衔等“成功标志”,而是一些不起眼的日常小事,比如说时时刻刻的工作体验——和同事的相处、参与的项目、日常贡献,等等。

  人们往往会高估好事带来的幸福感,而低估坏事带来的不幸感。研究发现,选举、求爱、晋升、考试等各种活动的成功或失败,对幸福感的影响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当好事到来,我们欢庆一番,然后就冷静下来。当坏事降临,我们哭泣一会儿,随后又恢复平静,继续生活。人们有惊人的积极处世能力,使之能够在遭受重大创伤后坚强地面对新生活。

  另外,一个人正面体验的频率比其强度更能影响他的幸福感——你的体验有多么美妙,不如你有多少美妙体验更重要。幸福是数百件小事的总和,一百件小事带来的满足感要高于一件大喜事带来的满足感。要提升幸福感,你只需做一些稀松平常的小事,比如说冥想、锻炼、睡眠,以及帮助他人。其中,帮助他人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最大,助人即利己。

  事实证明,提高员工的幸福度对于企业的业绩也同样重要。根据密歇根大学格雷琴.施普赖策等学者的研究,长期来看,快乐的员工比不快乐的员工有更多的工作成效——其绩效比所有员工的整体绩效高出16%,并且职业倦怠率比同事们低125%。快乐的员工不仅感到对自己满意,而且工作卓有成效,他们会参与打造企业和自己的未来,取得更大成就。

  用“生机勃勃”这个词可以形容工作中的幸福感。格雷琴.施普赖策认为,一个员工是否“生机勃勃”具有两大要素:首先是活力——一种富有生气、激情四射和兴奋不已的感觉,充满活力的员工能够激发自己和他人的能量;其次是学习——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而获得成长,学习能够赋予人们技术优势和专家地位。这两个要素须共同发挥作用,缺一不可。

  如何才能提高员工幸福度?格雷琴.施普赖策提供了四个主要方法:第一、赋予员工自主决策权,让他们自己做决策。第二、分享信息,在信息充分共享的环境中工作,员工们更容易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第三、尽量减少无礼行为,营造一个和善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幸福感;第四、提供有效的反馈,消解大家的不确定感,使之聚焦于个人和组织的目标。

  事实证明,让员工焕发勃勃生机,打造幸福企业,并不需要巨大的努力或投资。营造生机勃勃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帮助员工成长并在工作中保持干劲,本身就是一种富有魄力的行为,而且这也能够不断提升公司的绩效。

  总而言之,幸福企业的建设与企业规模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也与企业利润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每个企业都可以建设幸福企业,每个企业都有机会建成幸福企业,关键在于是否有博大的胸襟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否用“心”去建设。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