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的环境态度与努力正被国际社会重新解读。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总干事乔治·科尔在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表示,十年前,中国的很多企业家谈起社会责任还显得很茫然,而现在,环境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在乔治·科尔看来,以傅成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的环保理念与行动正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正成为国际社会了解和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千千万万个“傅成玉”未来将在各地开展工作。
在由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举办的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全球契约中国网络轮值主席、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领导的中国石化发布了“碧水蓝天”计划,要在2013年至2015年三年间投入228.7亿元,重点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和提标改造、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检测与控制、异味治理及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实施803个环保综合整治项目。
这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围最大的环保专项治理行动,而且事先经过1年多的调查摸底才付诸实施,所需资金将全部由中石化总部直接投入,下属各企业都将签订“‘碧水蓝天’环保行动承诺书”,以确保行动有效落实。
“企业是生活在社会中,而非真空,因此有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基于大企业领导人的担当与责任,也是身为全球契约中国网络轮值主席的责任和义务,傅成玉不仅带领企业自身做好节能减排、污染防控,也积极引领和号召更多企业投身环境事业。他说:“不是靠一家企业做多少,就能解决环境问题。” 他同时透露,中石化正在启动“碧海蓝天”环保行动,开展803个项目解决环境质量改善等问题,为此将投入228.7亿元,计划2015年全部完成。
2011年,中国石化作为主导力量参与了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的组建工作,带动了更多的国内企业关注环保事业。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广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机构。
傅成玉说:“企业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者和示范者,也是有力的提倡者和推动者。”在峰会闭幕式上,傅成玉与57家企业领导人共同签署通过了由中国石化引领和倡导的《中国企业关注气候倡议书》,号召国内更多企业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污染排放,紧紧把握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机遇,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