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发展,参与收藏的内地企业家也越来越多。据了解,中国收藏家协会注册的5000多名正式会员中,企业家约占20%,并且申请入会的企业家仍然络绎不绝。纵观近年国内外各大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企业家身影屡屡出现。
企业家搅动收藏界
近年来,在国内外各大艺术品拍卖场上,都能看到中国企业家的身影,随着艺术品市场向高价位阶段发展,老一辈藏家逐渐淡出收藏界,而企业家则成为艺术品收藏主力。
不久前发布的《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个人金融性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人群已经达到70万人,预计2013年底将增加至84万人。随着这些“千万富翁”对房产、股票投资热情的下降,他们对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求日益显著,艺术品收藏成为更多富翁选择的资产配置方式之一。中国收藏家协会统计显示,在其会员中,企业家所占比例已超过20%,其购买力占整个艺术品市场的60%以上,活跃在北京、上海各大拍卖场上的买家,70%以上都是企业家。
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执行副主任祝君波介绍,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拍卖市场上的单件艺术品均价已高达30万元。“单件艺术品价格太贵,普通藏家难以企及,历史上有过的文人藏家都已逐渐退出。当前进入艺术品市场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以艺术品投资为目的的艺术品经纪人;另一类是企业收藏家,他们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收藏人数的50%。”
企业家为何热衷收藏
在祝君波看来,中国企业家进入收藏主要出于三方面的目的:一是以个人力量“反哺社会”,将个人藏品与大众分享,建立博物馆或美术馆;另一方面是出于企业家个人爱好,企业家在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后,为提升个人品位,将收藏作为经营企业之外发展个人兴趣的手段;第三就是兼及投资获利。
当然,通过收藏传播企业文化,展示企业形象也是众多企业家热衷于艺术品收藏的重要原因。邵建武说:“艺术品市场本身体量不大,但影响很大;活力不强,但活跃程度很大。拍卖市场一年的总成交额就几百亿元,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和吸引力。”
看中艺术品的投资属性也是企业家进行收藏的最大动力。“近几年,很多企业家进入收藏的目的是通过艺术品进行投资。”祝君波表示。邵建武更是直言不讳:“民营企业家收藏从头到尾都是以资本为主要目的。”当下,艺术品成为继股市、房产、黄金投资外,最为重要的投资选择,艺术品抗跌性较强,对于那些经过历史沉淀的艺术品而言,具有保值和增值功能,许多企业进入收藏就是看中艺术品保值、升值潜力。
向财富进军还是向文化看齐
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曾这样定义收藏家:真正的收藏家至少收藏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并且最后捐给博物馆或相关学术机构,这样才能算真正的收藏家。
不过,祝君波认为:“不能以传统观点定位当代收藏家,现在的收藏家是兼容的。在当代,收藏不仅是文化责任,也体现个人素养,还有投资的功能,需要综合考虑。”他希望收藏家能兼顾藏品的文化性和商业性,做结合型的收藏家。
对于很多涉入收藏的企业家来说,艺术品既是保值工具,能赚钱,因此,艺术品投资正成为企业家资本运作的新方式。今典集团总裁张宝全就直言:“我不是艺术赞助人,我的最终目的是做艺术产业。”艺术品市场投资分析专家赵力也表示:“中国企业家对艺术品价值的投资已经逐步转化为对企业艺术文化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