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纪委强调要坚决刹住中秋国庆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等不正之风,消息发出后,月饼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天价”月饼难觅踪影,五星级酒店“放下身段”打造平民月饼,各类礼券商也遭遇“最冷”中秋节。
禁令挤破月饼“泡沫”
天价礼盒难觅踪影
“往年这个时候都已经卖了四五十万元的货,可是今年才只有几万块钱。”在四川成都经营月饼专卖网店的李女士对记者说,“这次受到的影响很大,500元以上的月饼基本无人问津,往年那种政府大批采购的也都没有了。”
相较于豪华月饼礼盒的遇冷,“平民”包装开始走俏。五星级酒店杭州国大雷迪森广场酒店曾经售卖2999元天价“宫廷御月”月饼礼盒,引起舆论哗然,今年景象已完全不同。雷迪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酒店今年只推出了178元和358元的两款月饼,由于178元礼盒性价比更高,更受顾客欢迎。
礼券黄牛风光不再
畸形消费链条断裂
往年8月末,月饼券早已预订一空,而今年月饼券市场却遇冷,面临滞销。“我手头上还有两百多张券没有出路,急疯了!”杭州大酒店月饼券分销商潘素凤说。
潘素风并不是唯一着急上火的人。“去年这个时候,我一天都能收到上百张月饼券,好的时候,一周就有上万收入。”多年倒卖礼品券的“黄牛”陈志刚最近一筹莫展,“今年三公消费一限制,政府单位都不发月饼券了,我们只能从企业和个人那儿收,两到三天也才收了几十张,生意起码少了一半,不好做了。”
近年来,由于礼券消费盛行,相关行业催生了一条“灰色利益链”。
从金融角度看,该利益链已成为一个“类期货产品”,这类交易模式与期货市场的“纸黄金”类似,全过程只通过一张月饼券完成交易,无需实物出现,只有买月饼券的企事业单位以及那些送礼者付出真金白银。
业内人员分析,该类利益链,只要其中一环出了问题,其他环节就很难维持,今年,由于三公消费的限制,政府等机关单位没有了月饼券的需求,黄牛就找不到大量月饼券进行倒卖,最终生产商也无法进行回购,利益链断掉了。
期盼公款送礼一禁到底
“在中秋、国庆两节即将来临时对公款送月饼礼品提出禁令是及时到位的。中国讲究人情往来,但在中央倡导节俭的理念下,豪华昂贵的公款消费会越来越少。”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建华说。
“‘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整体力度比较大,有些规定是一再重申,有一定震慑力。”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增科说,“要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达到惩治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违规行为查处的概率,二是查处的严厉程度。”
“但是,惩治并不是目的,公款送礼行为的预防更加重要,而这就涉及更深层次的预算监督管理和审计问责等问题。预算决算要清晰明确、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审计过程结果要公开透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威慑力。”何增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