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人事调整频繁背后是市场压力

发布时间:2013-04-11点击率:914

 年初德系三强在国内的高层不约而同地发生变化,让圈内议论纷纷。其后丰田总部人事发生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中国。其实,高层人事变动往往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与合同期满或者工作年限比较长有关,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开始稍稍减速的去年,虽然车市依然火爆,但人事的调整或许也与销售的预期有关。此外,由于某些高层比较长地占据着某个位置,他们的调动或许还与公司顶层希望有一定的人员流动性有关。

  先说说奔驰,今年新年伊始,奔驰(中国)销售副总裁蔡公明宣布离职,这是继总裁迈尔斯、副总裁兼Smart品牌中国负责人何思凡调离回国后,奔驰中国再次对高层进行调整。有人指出,2012年奔驰在中国销量尚不及奥迪的1/2,同比增速仅为4%,远不及宝马的40%,让奔驰不得不通过换帅来谋求改变。另外,原奔驰中国与北京奔驰两套系统的工作一直有相互摩擦之处,如今两家得到了整合,显然是为了减少摩擦,提高工作效率。至于长久以来倚重的干将离职,以及其背后的一系列人事调整是否真的能够让奔驰决策层预期的那样做出更好的业绩,值得认真关注。

  宝马的情况大体与奔驰相似,但略好于奔驰——其2012年39.7%的同比增长超过2011年37%的同比增长率,连续两年在经济并不十分高涨的背景下保持高增长的态势,让领头的奥迪也多少感觉到压力。然而,2012年12月7日,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宣布由于个人原因,将于2013年提前一年退休,让圈内许多赞誉他领导宝马有方的人们叹息不止。接着,华晨宝马高级营销副总裁戴雷也宣布离职,距离其4月份5年任期期满还早了一点。有人分析,本来戴雷有望接替其老上司史登科,但从如今的态势来看,戴雷更可能去的地方是奔驰。其个人素来以擅长与中方沟通著称,如果真的到了奔驰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协调中外的作用。

  稍后,一汽大众也在进行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中高层人事变动,据称此次调整涉及到几十个关键岗位。据透露,一汽大众奥迪平台高级经理于秋涛将接替肖敏担任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一职。一汽大众奥迪南部区销售总监许飏接替奥迪网络部部长黄杰。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分管销售网络的副总经理周纯的职位由负责售后服务的副总经理钱智接任,而市场部部长一职则由售后服务产品服务部部长扈圣刚接任。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任命——奥迪中国区总裁潘庆则将任中国区销售总监一职,负责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等。相对而言,这次人事调整比较自然,是企业周期性的习惯做法,似乎与业绩表现无关。

  3月6日,丰田汽车日本总部高层经历了一轮大的人事变动,3名执行副董事和现任董事长张富士夫退休,内山田竹志被任命为新董事长。次日,丰田中国宣布从4月1日起对在华高管进行调整,其中丰田中国本部长大西弘致将接替北田真治出任丰田中国总经理,广汽丰田总经理一职将由丰田常务小林一弘接替小椋邦彦,一汽丰田总经理柴川早人升任常务。公司掌门丰田章男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说,过去4年充满了各种挑战,对于丰田来说现在已经是时候该将目光投向未来。但在中国这样的人事变化意味着怎样的未来一时还难以估计。

  不仅奔驰、宝马、大众、奥迪、沃尔沃、丰田等跨国企业高层在华频繁变动,一汽、北汽、江淮、奇瑞等本土企业也先后有人事调整消息传出。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而言,汽车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环境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事调整因为能带动生产效率、市场营销的核心改革,自然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和推崇。

  然而,仔细观察车市不难发现,近年来的车企人事调整并未给整体车市格局带来多大的变化,企业排名的小幅更迭是大家普遍观察到的现象。在中国车市中,汽车企业眼下对市场的诉求各不相同,一方面是跨国车企对市场份额的追求;另一方面是自主车企对品牌转型、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

  事实上,人事调整也好,市场策划变化也好,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如何更好地将企业带入正常的发展途径才是大家所共同追求的。

  其实,目前全球汽车市场状况每况愈下,中国已成为少数能实现正增长的市场,只不过速度慢下来之后大家都不适应。无形中骤然增加的市场压力,如果放在几年前,中国汽车市场自身可以轻松化解;但当下销售处于微增长时期,压力自然会转嫁到人的身上,企业做出人事调整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人事调整在企业内部已经成为常态,如果仅是简单地换人,决策上变化不大,最后仅流于形式的转变,恐怕效果不会理想。正如有评论指出的那样,虽然车企高层更迭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业绩,但鲜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方案亮相,这也决定了企业在实际发展方向上不会有多大转变。

  因此,大范围的人事调整必须是体现出企业策略的纠正和未来定位的破题,否则最终的效果只能是无法突破现状,继续在市场上走原有的道路,难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只能在无限陷入人事调整的漩涡中寻找安慰自己的理由。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