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 ——写在河套酒业成立六十周年

发布时间:2013-04-11点击率:928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生在最高层。实现了,说起来好说,而当年对浮云的觉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年,僵化的思想很像是一个坚硬的标签,困扰着河套酒业这一雄心勃勃的管理团队。这些标签比如“边远旗县出不了名牌产品”、“边远旗县产生不了现代化的明星公司”、“北方寒冷地区生产不出浓香型白酒”、“北方建不成花园式工厂”、“旗县小镇的生活是很难有品质的,是留不住人才的”,这是真的吗?这是百分之百真的吗?在河套酒业的管理层看来,没有经过质疑的东西是不可以轻易接受的,解放思想有时就是击碎标签,念头一转豁然开朗。

  “边远旗县也能出名牌产品”、“边远旗县当然能产生现代化的明星公司”、“北方寒冷地区同样可生产浓香型白酒”、“北方也可以建成花园式工厂”、“旗县小镇也可以建成鸟语花香的小区,生活同样可以有品质,同样可以留得住高端人才”。

  一次次标签的击破,就是一个团队心灵成长的过程。有一句话说得好:心大一点儿,舞台就能大一点儿。

  

  走出“从来如此”的困扰

  

  许多大学生抱着必胜的信心,回乡创业,但回到家乡,就被那种浓重的乡土生活的惰性元素淹没了,再好的创业培训还比不过邻人的一句闲言碎语,激情随之熄灭。

  人是人的环境,抗闲言,抗碎语,这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企业家要营建的一个能力。

  这么大岁数,钱也够花了,见好就收吧。

  在咱们这样懒散惯了的地方,还想搞出中国名酒,天方夜谭。

  俗话说唾沫星子淹死人,这些闲言碎语,里面有着善意的提醒,但你对这份提醒要保持警惕。关键时刻,企业家的可贵就在于他的思想在高温下是火,在北极这样的冰川里依然是火,他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也就是张庆义所说的,人和人的差别并不大,同样的事情就看你怎样把握。

  对于专家的意见,张庆义是尊重的,但是他同样保持着独立的思考。有的专家说,白酒市场严重饱和了,谁再投资谁就是傻瓜。河套酒业善于独立分析,依托区域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年有些专家认为应该控制白酒产业,担心与民争粮,实践证明,西部地区的制酒原粮多是从荒地、边角地种出来的,而且河套酒业的发展刺激和拉动了粮食生产,河套酒业不仅不与人争粮,还是一种富民产业。

  企业转制时,还有人担心国有资产流失,而转制10年后人们发现,国家资产不仅不损失还增值了。

  河套酒业的花园式小区里有人工湖,还养着金鱼,地上铺着音乐通道,在这么高纬度的地区建设花园式小区,可见河套酒业的人是多么热爱生活,多么敢于想,也敢于创造,敢于用双手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个封闭的传统农业区的人们,有一个人人认同的逻辑“从来如此”,人们习惯于“从来如此”,也就会习惯于“从来如此落后”,张庆义带领的河套酒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抓住了当地当时政府和企业要发展杭锦后旗经济的共识,走出了“从来如此”的泥潭,使企业连续二十年实现稳健增长和品牌提升。可以说,单就客观条件来说,当年在内蒙古与河套酒业旗鼓相当的企业有很多,而唯独河套酒业走在了前面。同样的事,就看你怎样把握,二十年,让小镇上的人们从那些众多的“从来如此”中走出来,绝不是一种偶然。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