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顿:和员工“永以为好”

发布时间:2013-10-16点击率:677

 孙大卫曾经说过:“人比产品更重要,人也比利润重要,技术会随着人而改变,唯有把员工训练、照顾好了,巩固最重要的资产后,才能把服务推广到顾客身上。”

  在1996年,全球内存模块龙头金士顿被日本软件银行以15亿美金并购,在当年的圣诞餐会上,金士顿的创办人杜纪川以及孙大卫,出乎意外地宣布,要拿出1亿美元当奖金,来感谢员工长期的付出,此举让500多位员工每人平均拿到约20万美金,震撼全球。

  有趣的是,在2000年,因为因特网泡沫化,软件银行不得不处理非核心资产,把金士顿以4.5亿美元,重新卖给杜纪川和孙大卫。金士顿自1987年成立以来,连续五年蝉联美国《财富》杂志的“一百家最佳福利企业”,也是唯一获此荣衔的华人企业。

  金士顿因为对员工慷慨,所以它的员工的确也能做到“报之以琼瑶”,每人每年为公司创造了超过100万美元的营业额。金士顿的管理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孙大卫曾经说过:“人比产品更重要,人也比利润重要,技术会随着人而改变,唯有把员工训练、照顾好了,巩固最重要的资产后,才能把服务推广到顾客身上。”谈到对员工的态度,他坦诚地说:“为什么对员工这么好?我也是有私心的。因为你对他好,他会安心在工作上把事情做好,所以你就不用担心,也就不会生气生病,等于对你的健康也好,这样,你得到的会更多。”

  最后公司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两位创始人和人力资源部门都会特别去注意,分析员工的绩效是通过努力完成的,还是漫不经心所造成的。若是员工已尽全力,但在工作上却未有杰出的绩效,公司并不会给予处罚或是资遣。只有因员工怠慢职责造成重要损害时,才会资遣员工。

  金士顿为了能善待自己的员工,选择了不公开上市的方式经营公司,提拨每年税后纯益的7%~10%作为员工的奖金,因为孙大卫深信,公司的经营目标不是建立在每一季或每一年的绩效上。不公开上市的好处就在于,即使当季或当期没有获利,也不会影响所有员工的心情,也无须为股价的涨幅担心。他在乎的是员工的努力,而不只是绩效成果数字。金士顿每位员工的红利、“福利”、奖金总数平均可达年薪的38%,获利多,就多发红利奖金。

  金士顿并非最大的公司,管理方式也不见得最好,但它充分反映创办人的“心情”,以及要和员工“永以为好”的承诺。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