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偏向利好 企业大佬解读三中全会

发布时间:2013-11-18点击率:780

十八大三中全会无疑已经成为世界和中国大部分媒体和公众热议的焦点,未来五年乃至十年,中国经济乃至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成败在此一举。正因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成为了举世关注的核心之最。中国新一轮改革成为焦点,社会期待新一届政府的改革能够冲破经济发展障碍,再一次释放红利。然而,当下中国改革将如何递进?新土改跟房地产仍不负众望?专家们对公报有着怎样的解读?

  

  企业大佬解读三中全会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出炉,引发舆论广泛讨论。对政策风向最为敏锐的中国企业家们,他们有着怎样的解读?

  1、史玉柱:接地气 盼有关部门能落实

  @史玉柱大闲人:不顾喝多头晕,把三中全会公报研读三遍。真接地气啊!期盼相关部门能落实,把纲领变现实!祖国之幸!

  2、李东生:有竞争力的企业不用保护

  @李东生:李克强总理提倡“市场化主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变相承认国企和民企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因为依靠行政力量巩固国企垄断地位,是在保护没有效率的企业。鼓励市场化,就是营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有竞争力的企业不用保护,中国家电产业是最早不受保护,也是最早实现全球领先的。

  @李东生:改革意识要像运行中的电脑一样保持进行状态,但改革也要重视短期目标的实现,完成一个个短期目标,改革才有力量继续。

  @李东生:每一届三中全会,就像竹节一样一步一步上升,已经成为解决当前问题,开启未来走向的关键

  3、任志强:人权比财权重要

  任志强在三中全会公报出炉当晚发布微博称“想明白了再说。”13日又转发相关微博说“等等全文再说”。不过,任志强在点评@华生2010关于户籍制度和土地话题的微博时,称人权比财权重要。他也发微博称,如今的改革,由于利益的多元变得思想难以统一。

  @任志强:人权比财权重要。//@华生2010(经济学家、东南大学教授):虽然383的大部分土地及小产权房建议未被采纳,但影响仍可见。公报出来,户籍制度改革悄然无声,土地话题在媒体和市场热炒,人贱物贵,若真如此,中国今后10年在经济上的机会将失大半。

  @任志强:等等决定全文。

  @任志强:如今的改革,由于利益的多元变得思想难以统一。但可以统一的是都对现状要求改变。制度与社会环境的改革仍能激发经济的活力。只要放活市场,让民众能发挥创造力的智慧,分享改革的成果,就会形成一股洪流,推动社会的进步。

  @任志强:有些事看不懂就别瞎猜。想明白了再说。

  4、潘石屹:最肤浅的解读是说,某关键词出现了多少次

  @潘石屹:今天上午听到了许多朋友对公报的解读,很有见解。最肤浅的解读是说,某关键词出现了多少次,这不是小学生学数数。

  5、朱坤岭: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的七大期待

  @朱坤岭:【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的七大期待!】1.公仆都在法律的监督下为人民服务。2.强拆只是一个传说。3.警察懂得如何执法。4.工程招投标看实力不看权力。5.老百姓可以自由出入政府办公室而不是看守所。6.法院判案看证据而不是看条子。7.富二代官二代不敢违法,违法也有人敢抓。——支持请转发!

  

  三中全会后:

  房产大佬们均表示总体偏好

  

  不少房企老总称,未来将更加注重市场化的经济改革思路,有利于房地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从行政调控的高压中得以解脱,回归供需平衡的健康发展轨迹。未来房地产业在保障性住房供给增加的大前提下,一定会有紧松不一的地区差异化思路。但总体来说,房地产业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市场机遇,无疑巨大。这一基调,起码未来十年不会有大的改变。

  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后,接受记者采访的房企大佬们均表示,总体偏向利好。

  纵观全文,虽然直接对楼市表态的文字不多,但几个重要的方向性表态对楼市意义重大。如: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亿翰智库董事长陈啸天等房地产界资深人士表示,稳增长仍将被决策层高度重视,成为中国改革发展核心基调。房地产业作为牵动全社会产业链条最多的基础性行业,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将市场因素界定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而非基础性作用,说明行政性调控方式将逐渐弱化。这一基调在房地产宏观调控、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以及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等多个领域有所体现。

  公报中另一个重点着墨的领域是城镇化改革思路。公报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同时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最后一句表述尤其重要。此前,业内预测农用地流转将成为此次三中全会改革方案的重头戏。这一句正式表态虽未及市场预测般详细,但基调果不其然。

  当然,对于此次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未来将有配套改革方案出台。业内人士认为,因为土地改革牵涉到诸多复杂问题,最有可能的方案是允许多地尝试多种形式试点,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的难度仍然很大。

  一位龙头房企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报显示,未来将更加注重市场化的经济改革思路,有利于房地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从行政调控的高压中得以解脱,回归供需平衡的健康发展轨迹。未来房地产业在保障性住房供给增加的大前提下,一定会有紧松不一的地区差异化思路。但总体来说,房地产业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市场机遇,无疑巨大。这一基调,起码未来十年不会有大的改变。”

  此外,市场人士也表示,本次全会的公报中,市场化成为一个关键词。市场化的主基调有利于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此外,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农村建设用地价值将提升,这对行业来说属于中短期有利,可平抑地价,提升开发商的规模与利润。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