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聪明”中长出“智慧”

发布时间:2013-12-04点击率:620

观察公司前后几百名同事的职场生涯后,我得到一个结论:很多现在发展非常好、做到高阶主管位置的人,最初并不觉得他们最聪明。大部分都是在每个职务上耐心把事情做好,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累积实力。

  而那些当初觉得“非常聪明”的同事,有些已经离开这个行业,有些仍在不停地换工作,都是因为太看重短期或个人的目标,过于在乎眼前能领到多少薪水、什么时候可以升迁。当公司没办法立即满足,“聪明”就会得出“放弃”的结论,于是他们永远在寻找下一个更好的老板、更好的工作,转来转去,反而没办法真正做出实质的成绩。

  事实上,职场上需要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什么叫智慧?是眼光看得远,不是只想到今天;事情不是只计算到自己,而是为大家着想;思考不是只顾着目前的处境和位置,而是要有一定的高度。

  当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开始,一般人大多还是先凭着聪明来做事。只是慢慢你会发现,只有聪明,反而会掉进各种困境,比如:组织不见得支持你;或是各种批评来自于没有你聪明的人。这时候,就看你能不能从这些困境中成长,从原来的“聪明”中长出“智慧”。

  我深深觉得,从一辈子的角度来衡量,聪明在当中所占的比重是很低的。顶多,是别人一见到你,觉得你反应很快、很会说话,但是能做出真正对人生有价值的决定,靠的绝不是聪明,而是从挫折、失败或各种考验的局面中,像淘金一样,点点滴滴筛出的智慧。

  真正成功的人,都不是靠着追逐眼前利益极大化的“聪明”,而是把当下的事情认真做好,眼光看得远,具备利己也兼顾利人的“智慧”。管理者在提拔员工时亦如此,看这个岗位优选“小聪明”的员工,还是“大智慧”的员工。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