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小家”好不好,职工自个儿最清楚。安徽淮北矿业袁庄矿保运区“职工小家”建设受到了职工“点赞”,“小家”让职工很受益。2013年,该“小家”获得了淮北矿业“模范小家”称号。近日,笔者来到袁庄矿保运区,深入探访“建家”的全过程。
“小家”很温暖
“建‘职工小家’就是让职工感受‘家’的温暖,有‘家’的氛围。”保运区车间工会主席姬玉东说。
为打造“温暖小家”,近年来,该车间工会建立并完善了情绪低落必谈和遇到困难必访等“五必谈、六必访”制度,成立走访、谈心、帮教、慰问的车间工会“关爱小组”,想方设法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消烦事。近两年,保运区15名职工及家人因患病住院、子女上学、夫妻不和、生活困难等情况,车间工会“关爱小组”或看望、或谈心、或资助,都给予了妥善处理和解决,把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上。
工作上的琐事也一一化解。原该区职工(司机工)孟凡友对上岗路程远和近同等待遇抱有情绪,“关爱小组”及时与区里协商,相应增加了路程远的司机工工分,司机工“路程风波”被和谐平息。青工刘云可痴迷于“老虎机”赌博,不仅输掉上万元,还影响工作,“关爱小组”与他促膝交谈,直至他“金盆洗手”。
“小家”促安全
“职工小家”不仅解职工烦心事,也关注职工安全“事”。
近年来,保运区车间工会依托“职工小家”阵地,坚持开展“两安、两书”(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承诺书、联保合同书)安全活动,让职工安全上增知识、增意识、增信心,营造了浓浓的“安全小家”氛围。
在此基础上,区车间工会将“小家”触角延伸到井下现场,成立了“职工小家”安全监督小组,配齐、配强安全监督力量,形成了反“三违”、除隐患的安全监督网络。仅今年1至9月,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300多条,制止违章行为30多人次,有效发挥了“安全小家”的作用。截至10月中旬,该区已安全生产22年。
“小家”讲民主
“建‘职工小家’的目的就是让职工‘说上话’,参与管理。”姬玉东说。
该区车间工会大力推进民主管理,率先在全矿推行“民主直选”车间工会主席和“公推公选”班队长制度,姬玉东就是被职工选举出来的保运区车间工会首任“当家人”。近年来,该车间工会建立完善了职代会预审批、职代会档案等监督机制,凡是区队管理制度、重大事项、工资奖金分配等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执行。
同时,车间工会把推行区务、队务公开作为“小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七通过、八公开、三上墙”制度,凡是涉及职工切实利益的重大问题均公布于众。如干部职工的出勤、工资、奖金和各种奖罚、经费收缴支出、劳动福利发放等情况,做到公正公平、班清月结、上墙公布,体现“小家”对职工的利益维护。
“小家”提素质
该区车间工会利用“职工书屋”、学习园地、实训基地等平台,着力打造职工“提素小家”。通过学习会、结对子、名师传等形式,每月在职工中开展读书学习、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发动职工学业务、钻技术。近年来,保运区涌现出像矿“技能人才”、矿实训室讲师韩友礼等一大批技术大拿,为袁庄矿生产保运转做出了突出贡献。去年,区车间工会对“职工小家”硬件进行重新布置,设立了“读书角”,购置了投影仪和《矿山安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等专业书籍,让职工更好地充电。
此外,在抓业务素质的同时,积极搭建职工身体素质和娱乐生活平台,先后成立了拔河、篮球、排球、羽毛球和棋牌等多个兴趣小组,让职工既健身娱乐,又增进交流,增添了工作乐趣,缓解了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