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这天,笔者在涪陵区南坨洪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现场采访了董事长李承洪。
涪陵南坨是涪陵榨菜的主产区之一,南坨有榨菜菜农3万余人,生产榨菜原料—青菜头6万吨。洪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涪陵大型榨菜企业之一,年加工3万吨青菜头,占南坨青菜头产量的一半,安置就业200余人。2013年洪丽食品榨菜产值同比增长30%,产量过万吨。
1973年6月,李承洪出生在中国榨菜之乡——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治平村。1998年10月开始从事榨菜食品加工,2004年组建洪丽食品公司,2008年组建重庆市涪陵区洪丽鲜榨菜专业合作社。因其对地方经济的卓越贡献,曾获得许多殊荣,2013年被评选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共同富裕才是“真富”
“自己富了不算富,只有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致富。”这是李承洪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从2004年起,李承洪逐年在南沱镇的治平村、关东村、连丰村,土地坡乡的和平村、团结村、胜利村,焦石镇的瓦窑村等地建立榨菜原料基地6个,公司和当地村民委员会共同与1500余户农户签订保护价购销协议,由公司提供优质榨菜种子和技术指导。种植面积3500亩,年产榨菜1500万斤左右;辐射带动种植榨菜2000亩,产榨菜800万斤。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格局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现了榨菜的组织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让菜农对种菜安心、卖菜放心。带动3万农户人平增收300—400元,直接为基地农户创收180万元, 实现了菜农、企业和社会“三赢”。
家住南坨关东村3社的职工杨维胜告诉笔者:“我在洪丽工作了4年,月工资在2700——3000元之间,今年3月份我领了3400元。我们两口子都在公司上班,年收入合计有4-5万元,比外面打工强多了。”
李承洪的责任担当
为了库区移民“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李承洪先后安排40多名库区移民就业,为三峡电站和库区建设,为库区社会稳定做了积极贡献。
残疾人比一般人更需要社会关爱。李承洪先后安排22多名残疾人就业,并保证了他们与健康职工同工同酬同待遇。
造福乡梓回报社会是李承洪矢志不移的追求。2006年李承洪出资8万元硬化了涪丰公路至村道1公里路面,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
2006年夏季重庆遭受100年一遇的旱灾,李承洪当即表示:“村民不论远近,只要愿意到厂里取水,我们就要大力支持,宁可停产也要让他们有生活用水。”在公司门口候水的村民激动得热泪盈眶。此外,他还向南沱镇政府捐赠价值1万多元抗旱救灾物资。同年,再次向南沱镇政府捐款1万元支持家乡文体事业发展,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2009年,他为家乡体育事业捐款8万元,2010年向贫困大学生捐赠5万元,2011年定向扶持贫困大学生2人,捐款2万元。2012年定向扶持贫困大学生以及其他捐款8.8万元。
李承洪丰富的情感闸门就通过这一桩桩平凡小事打开,他崇高的精神境界就在这一桩桩平凡小事中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