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牙膏或掺漂白剂 行业协会称符合国标

发布时间:2013-05-13点击率:939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官方网站转载一篇名为《部分美白牙膏或掺入大量漂白剂》的文章指出:部分品牌所生产的美白牙膏含有漂白剂成分,长期使用有健康隐患,提醒市民应谨慎选用。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一连串的后续效应,继而带来一系列行业性的震荡。

  为验证此消息,广西一家媒体选购了中华、高露洁、黑妹、佳洁士、黑人、立白6个品牌的美白牙膏送检,结果发现“6中牙膏都含有漂白剂成分”,并指该成分可能是亚硫酸盐。紧接着,受到牵连的几家企业经纷纷表态坚称自家产品不含亚硫酸盐,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也第一时间发布公告称“我国牙膏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

  企业回应:

  产品绝不含亚硫酸盐

  但尽管如此,“6种美白牙膏含漂白剂”的消息已经在网络上传开了,人们惊叹于“牙膏的沦陷”,甚至已来不及搞清楚美白牙膏的“漂白剂”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牙膏中绝对不含有亚硫酸盐。”立白集团副总裁、首席新闻发言人许晓东非常肯定地表示。对于广西某媒体所进行的“检测实验”,他对其科学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谨慎的质疑,并表示:“公司对这件事情很慎重,已经第一时间把相关产品送到公司实验室做进一步的检测,同时还着手准备把产品送交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到底如何,我们大约会在一个星期之后公布。”

  黑人牙膏所属的好来化工(中山)有限公司也对外回应称:亚硫酸盐属于牙膏禁用物质,黑人牙膏不含亚硫酸盐,也不含过氧化物等漂白剂。黑人美白牙膏是通过物理作用去除牙齿表面的外源性色斑。

  协会公告:

  牙膏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在广西媒体发表报道的次日,我国牙膏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协会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对此发布《关于牙膏中美白成分安全性的说明》称媒体的检测缺乏科学性,“按照有关报道描述的实验细节,使用碘溶液、稀硫酸和淀粉做测试剂,测试美白牙膏中美白成分的方法,从科学原理上讲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多因素和物质都可以改变该溶液的颜色,如pH值的改变,以及原料维生素C、部分香精、发泡剂等。”

  同时,协会声明表示,亚硫酸盐是食品添加剂,在我国的强制性国标GB22115-2008《牙膏用原料规范》中明确列出的禁用物质,而根据目前国家轻工业牙膏蜡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牙膏产品的检测结果,“我国的牙膏产品均是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

  这份声明还指出,牙齿变色的原因有两个:从外因来看,人们日常饮食中有许多色素,会沉积在牙齿表面形成牙渍,使牙齿发黄、发灰;从内因来看,一些因素也会造成牙齿内部颜色的改变,如服用药物等都可能引起牙齿变色。

  美白牙膏主要是针对外源性的着色,通过物理的机械摩擦以及化学反应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去除表面牙渍。目前行业中常用的美白方法主要是物理的方法,其所用的美白成分如二氧化硅、碳酸钙、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植酸钠、珍珠粉等均在食品中有所使用。少数用化学方法美白的成分主要是过氧化氢,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且符合“原料规范”。

  此外,声明表示,目前我国现有关于牙膏产品的21个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原料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等,内容涵盖了安全质量和理化指标、技术规范等,国家、行业和企业对牙膏产品实施有效的安全监管。最后声明提醒:“如果需对产品进行相关检测,建议到国家认可的有资质的机构进行。”

  相应地,广西某家媒体在关于对6个品牌的牙膏进行成分检测的报道中也提及:“本次实验非权威部门检测,仅对实验样品负责,结果仅供参考”。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