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事面前,她为人亲和,身上有种无声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她的感染下,她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空前高涨。
在权威面前,她不盲从,不迷信,敢较真,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激动时拍案而起,慷慨陈词,设计院的专家称她是不好惹的铁娘子。
她就是河南豫光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多金属回收工程工艺处副处长刘素红。
柔肩托举整片天
在豫光金铅冶炼渣处理技术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刘素红行走在高低不平路上,深一脚,浅一脚,任沙粒、灰土吹打着自己的脸。走到一处正建的楼房前,她突然停下脚步,拿起电话大声喊:“喂,我是素红,硫酸厂房已经开始施工,最新确定的那几个设备变更方案,送达施工队了没有?”“放心吧,刘处,已经下发通知了。”听完回答,她又奔向下一个地方。
都说女子能顶半边天,刘素红顶的岂止是半边天。工程项目牵扯到水路、电路、仪表、工艺、设备、选矿等多种专业,各种知识纵横交错,只要出现一点小小的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下道工序的正常推进,就需要工艺处召集各专业来研究对策,完善优化。同时,杨安国董事长的指示言犹在耳:“不能一味依赖设计院,工程必须揉进豫光特色,从设计构想到完善细节,从审图环节到技术资料把关,要做就要把做成样板工程。”作为计划处副处长,刘素红深知自己肩上的分量,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完成董事长的嘱托。
去年夏天,在熔炼一厂进行铅冰铜试验时,她不顾炎热,带领技术人员观察炉况,一个女子与炉火打成一片。最后,仅用26天时间,便圆满完成铜锍底吹连续吹炼半工业化试验,为冶炼渣工程建设获得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还有一次,为了掌握铜冶炼方面的高端知识,她七天横跨三个省,跑了七家公司,学到不少书本上学不来的东西。
为了斟酌残极切割加料方式的可靠性,由她组织牵头,在内部进行数十次讨论研究后,仍嫌不妥,又反馈至南昌设计院,听取权威专家意见,最后,才确定下来。
厚积薄发逞英豪
刘素红毕业于中南大学,后又在重庆大学攻读硕士,主修控制工程专业,到豫光后,她有过工段长、生产科长、项目部、设计院的履历,由她研发设计的底吹连续处理阳极泥、底吹还原熔炼炼锑工艺和除铜渣连续炼铜等科技创新项目,提升了金、银、锑、铜综合回收冶炼水平,实现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理念。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不断碰撞,加上永不休止的追求,练就了她自信、果敢的品格,为她担当豫光“把关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今年75岁的蒋继穆,是有色行业著名的“设计大师”,去年,因为一个方案的可行性,刘素红面对蒋老,毫不胆怯,摆理论拿数据直噎得蒋老喘不过气来,事后她当面向蒋老承认了错误,但她的自信和执着,为豫光赢得了口碑。
工艺员赵高峰常驻北京,专门负责催图工作,每每遇到疑难问题,一个电话,刘素红总能在最短时间内火速赶到北京,并结合领导,最终把事情搞定。
冶炼渣处理技术,从设计初期到现在,规模多次变化,相应的主工艺到辅助工艺,也要随之改变。到目前为止,大的技术创新就有20余项,小的优化不计其数。
今天,铜锍底吹连续吹炼半工业化试验获得巨大成功,双底吹炼铜指日可待,从设计理念到最后审图,一项项优化在按部就班的向前推进,当被问到其中还有哪些缺憾,刘素红的回答令人一惊:“不留任何遗憾,这个项目每个厂房都做了改动,小的优化由工艺处组织讨论,反复对比,大的优化提到班子会上研究决定。”
标杆引领大家走
当今时代,技术更新飞快,如果没有一定的韧劲去涉猎更广博的领域,难以驾驭自己肩上的重任,这一点,刘素红非常明白。为了弥补空白,她抽空学习起选矿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把一套电解工艺和制酸工艺方面的图纸,绘成流程图,画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刘处长办事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只要交代给她的事,王总非常放心。同时,她的爱学习、思路严谨和铁娘子品性,也深深地影响了我。”赵高峰这样说。
“我们工艺处只有5个人,赵高峰长期驻外,仅剩3人,每到周末,刘处尽量让我们多休息,她来值班。跟着刘处干,身上好多坏毛病、坏习惯无形中没有了。幸运,我遇上了好老师。”资料员汤艺伟说起刘处,意犹未尽。
“预计到今年10月,多金属回收工程就要建成投产,双底吹炼铜的新篇章将由豫光揭开,想到这里,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感到所有的辛苦都值。”刘素红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