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对职工思想稳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4-12-09点击率:556

当前职工思想比较活跃,而大量的思想问题是与日常管理相伴而生的。个别干部在管理工作中的失当和失误是引发职工思想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

  1.管理动机错位。个别干部片面地认为管理就是指挥群众,训导职工,习惯于向职工发号施令,使职工难以接受。这种干部不管则已,越管职工越反感、思想问题越多。

  2.管理决策失当。有的干部在制定决策时,不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使决策不能充分体现大多数职工的意愿和利益。却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在职工中贯彻实施,导致职工议论纷纷。不但决策难以落实,反而引发了职工的思想情绪。

  3.管理作风不端。极个别干部思想意识不健康,管理行为不端正,待人处事不公,规章制度在他们手里变成了弹性游戏。有的甚至搞团伙,拉帮派,“好事”据为己有,“坏事”推给别人,在干部职工中制造矛盾,离间关系,带来大量思想问题。

  4. 管理方法简单。有的干部在管理工作中,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只会布置任务,不会思想鼓动:只讲绝对服从,不讲承受能力。对职工中发生问题,不是耐心帮助分 析原因,拿出解决办法,而是大肆训斥,甚至以罚代管、以惩代教,既给责任者造成思想包袱,也给他人造成逆反心理,增加了思想工作的难度。

  5.管理目的短见。有的干部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短期行为。顾局部多,顾全局少;顾眼前多,顾长远少。解决具体问题时,采取“就事论事,息事宁人”的急功近利态度,结果给以后的工作留下了“尾巴”,形成思想隐患。

  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影响职工思想稳定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两手抓”的意识不强。“双向纳入,共同负责”领导机制落实的不彻底,缺乏通盘思考工作的整体观念,把行管工作与思想教育割裂开来,工作“各扫门前雪”,各唱各的调,搞自我循环。

  二是管理者素质不高。自身素质不适应改革形势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管理思想陈旧,管理手段落后,不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尽管自己有良好的工作愿望,但力不从心,事与愿违。

  三是教育监督不够。在干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使用、轻教育”的现象,特别对生产一线干部进行系统的管理知识教育不够,及时帮助干部解决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力度。

  四是受环境影响。导致个别干部工作中不思进取,应付凑合,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甚至以个人的好恶来实施管理。

  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更新管理观念。管理工作要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必须更新观念。所有管理人员都要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依法管理等新的思想和观念。只有观念更新了,管理行为才能科学有效。

  2.改进管理方式。要彻底改变“管理生产的不管思想,抓教育的不抓管理”的两张皮现象,切实做到双向纳入,共同负责。管理工作要渗透思想教育,思想政治自觉纳入到生产管理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3.提高管理质量。加强对各级干部现代管理知识的教育,要舍得投入,舍得花精力。同时,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上岗机制,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及时充实到各级管理岗位上来,从根本上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4.优化管理环境。现代企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因此,要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做为优化管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实抓好。职工素质提高了,管理工作就有扎实的基础。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