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好茶必须有好土
宜兴市御茶农林生态园有限公司坐落在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龙池山风景区的阳羡茶文化产业园内,这里群山环抱、竹林茂盛、山峦叠翠,生态环境优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十分适宜茶叶生产,是历史上著名的阳羡贡茶核心产地,公司现有茶园5000余亩。
张宝发,在茶叶行业摸爬滚打30年,如今是江苏宜兴御茶农林生态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御茶农林生态园已成为从种茶到制茶、从售茶到出售茶叶及衍生产品、从“打包”全套茶叶产品到打造集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茶园。
这次采访张宝发,他首先谈起种茶技术。他十分看重种茶的土壤,认为这是宜兴茶不可替代的优势。“茶园土壤改良对提高茶叶质量、保持茶叶品质优势至关重要。”张宝发说,在茶叶生产实践中,他发现,安溪铁观音之所以有特殊的韵味,除了茶树品种和加工工艺等因素的作用外,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产地土壤中含有的特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有效促进茶树次生代谢,合成较为特殊的茶叶芳香物质,形成所谓的观音韵。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茶农大多通过大量使用化肥来提高茶叶单产,造成对土壤有机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的掠夺性摄取,而茶园管理时又未能及时补充,导致土壤营养失衡、肥力下降,影响茶叶质量。
“好茶必须有好土。”张宝发总结道。为了引导茶农实施土壤改良,宜兴市御茶农林生态园有限公司首先进行肥料改革,大力推广使用以羊粪为主的农家肥,少施或不施化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其次是推广配方施肥和推行茶园覆盖。另外还组织引导茶农在茶园内种植豌豆、黄豆等经济作物,增加茶园有机质。
近年来,张宝发坚持在“生态”二字上大做文章。他入园后实施的第一个工程,就是将产业园入口处一片低值茶园进行整体改造,以强调“崇尚自然,追求绿翠,讲究真色、真香、真味”的引种原则,早中晚搭配,观光、效益皆顾,种植成活率高、丰园快、树冠漂亮的良种茶苗,建设公园式茶园。接着实施第二个工程:生产环境的改造。漂亮的制茶车间、先进的制茶机械在园内竣工投用,不仅美化了产业园环境,而且为产业园提高科技种茶水平增添了亮色。他信心十足地说:“茶叶是一篇做不完的增收文章。”
历史:努力发掘内涵价值
自古以来,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早在三国孙吴时代,就名驰江南,当时称为“国山茶”。国山,即今之离墨山。据《宜兴县志》载:“离墨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顶产佳茗,芳香冠他种。”到了唐代,被称为“茶圣”的陆羽曾在阳羡(宜兴的古称)南山进行长时间的考察,为撰写“茶经”一书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料。阳羡茶自古享有盛名,不仅深受皇亲国戚偏爱,而且得到文人雅士喜欢。“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它的特点是形美、色鲜、香高、味醇。
但张宝发并不满意,他认为阳羡茶有盛名却无品牌,阳羡茶可供发掘的东西也还不少。张宝发特别不满意的是,宜兴的茶叶品牌不集中。他觉得,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形象与生命,于是决定把手头多个品种的茶叶重新组合,统一打“御茶”这个品牌。
2010年1月,张宝发果断投入800万元,收购了原宜兴市御茶村茶场有限公司,成立了宜兴市御茶农林生态园有限公司,又投资400多万元进行厂房改造、购买机器等。“这样的投入值!”张宝发说,在阳羡茶产业园成立公司,他看中的是这里的三大优势:一是这里的茶园规范,采用的是日本先进的管理模式,基础优势强;二是这里的环境没有遭到破坏,还保持着完美的山体;三是这里选种的茶树皆为优良品种,更有如日本薮北、奥绿等宜兴其他地区没有的良种茶树。
宜兴市御茶农林生态园有限公司引种日本薮北茶,在业界被认为是一项巨大的成功。薮北茶树由于品质好、产量高、长势旺、株棵大,深得日本茶农喜爱,栽培面积扩大很快,至2006年,薮北品种栽植面积已占日本全国茶园面积的85%。宜兴市御茶农林生态园公司现有有机茶园1500亩,其中日本引进的薮北茶树园1050亩,是江苏最大的薮北茶生产基地。
由于薮北茶氨基酸含量高,咖啡碱含量低,十分有利于高端名茶生产。近几年,宜兴市御茶农林生态园有限公司利用独特的茶叶生产环境和优势,坚持科技兴茶,品种调优、品质调高,不仅实现了茶树品种的良种化、加工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而且还全面推进了产品质量的优质化,其生产的“阳羡雪芽”、“善卷春月”、“竹海金芽”、“稀珍白茶”等系列名茶,多次在全国“中茶杯”、江苏“陆羽杯”名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有效发挥了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带动作用。
在品牌构建的过程中,张宝发更是独具慧眼。他认为,阳羡茶和紫砂壶都是宜兴的特产,二者之间的关联又十分接近。于是,他决意将二者有机整合,通过厚重的茶文化把茶叶、紫砂壶以及观光旅游业等松散的产业集中在一起,“打包”销售,做得风生水起。
规划:力创高效农业品牌
凭借设备先进、工艺科学、技术精湛,张宝发的企业生产的“阳羡雪芽”“善卷春月”“竹海金芽”“珍稀白茶”等品种日臻完美。对此,张宝发相信品牌将为产品赋予更多的活力,公司这些年来的经营也证明了这么一点。他的公司在全国、省品质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产品深受消费者厚爱。与此同时,通过售卖历史与文化,传播宜兴御茶的口碑,在推进茶产业发展上多有建树。
2010年,张宝发尝试着将茶叶研磨成粉,做成超细粉茶叶出口日本。由于茶粉不需高温冲泡即可食用,甚至可以作为食品添加物、调味品和天然色素,故成为一种多用途的茶叶新制品,颇受欢迎。此举实际上代表了公司生态理念的成功实践。
在阳羡茶产业园,记者看到,此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在满目翠绿的大地中,观茶、赏茶、采茶、制茶成为最亮丽的一景。山坡上一片片茶树集中连片,伴随阵阵微风,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这一切似乎都在述说着张宝发的激情与成功。宜兴御茶农林生态园有限公司通过产业链融合、通过历史文化重塑,有望把茶叶打造成高效农业的王牌。
张宝发向记者透露了他企业的发展规划,伴随着宜兴大力打造茶产业的步伐,公司将紧紧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把“御茶农林生态园”这篇大文章做好,在茶叶品种改良、品牌建设、新技术应用、深度加工、休闲观光、茶文化发扬光大上力求突破,把茶叶打造成宜兴更具魅力、更具实力的高效农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