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世界第一 小米要有什么胸怀

发布时间:2014-12-18点击率:554

 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说阿里巴巴过去15年,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接下来要帮助全世界的中小企业。过去15年,是服务中国的消费者,而接下来是服务于全球的消费者。

  马云说的,和东哥在京东国际业务部战略规划上的观点是一致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下,新一轮全球化拉开了帷幕。就如马云所说的:你的眼光看到一个省,你做一个省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全中国,你做的是全中国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全世界,你就有机会做全世界的生意。所以阿里巴巴开始在全球搭建电商基础设施,物流解决方案,支付解决方案,以及新的商家生态体系。这个过程会很长,三五年,或者十年以后才能看到大富大贵的效果。

  对于雷军,当然是要做世界第一智能手机。

  雷军说:未来五至十年小米可能成为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公司,而苹果高级副总裁斯维尔回应: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不会那么简单。雷军则引用马云在纽交所筹资活动上的名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论坛上,雷军与苹果高管之间的一段对话,让人深思,万一实现了呢?到底有多少可能?

  这个月初在深圳出差,正好接触了几个跨境电商的朋友,知道小米配件在韩国也卖得非常好,一个月出货量在十几万只以上,而且定价也高出国内近一倍。因为韩国市场相对排外,而且韩国又是三星的大本营,小米在韩国取得的业绩的确让人惊奇。另外一个案例是今年上半年刚出道的oneplus手机在美国硅谷卖得很火,一机难求,甚至在并没有发售的俄罗斯也卖得不错。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中国的消费品牌走出国门碰得头破血流,真正能够在海外立住脚的很少,而在消费电子产品的今天,中国更多的品牌“轻而易举”地走出了国门。

  无论在哪个国家,穷人总是大多数,而苹果服务于20%,甚至更少的客户,而小米定位服务于另外并不富裕80%的人。所以我认为,小米成为世界第一手机公司,至少是销量上的第一手机公司并不意外,甚至是在三五年内就可以预见的大概率事件。中国产品也许在品牌上没有竞争力,但是过硬的商品,通过高性价比还是可以赢得更多的消费者。从中低端用户需求切入,就如当年日本、韩国的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历程,借着海外战争石油危机,也是从高性价比突破。

  中国拥有全球最好的生产供应链基地,比如手机中60%-70%都产自中国,而经过三四十年的技术沉淀和创新,在某些领域的商品制造已经是全球最佳。中国品牌输出,是未来三五年、数十年里必然的事情,而国际化,是接下来电商最大的一个机会之一。

  胸怀世界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