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村园区:骨缝里“剔肉”增效益

发布时间:2014-12-23点击率:489

 资源枯竭,煤价低位,如何保产量增效益?已有56年多开采历史的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埠村园区面对空前困难,牢固树立“吃干榨净每一粒煤,夺产量增效益促发展”的理念,巧施回采工艺,创新生产方式,有机突破困难,目前已在煤层厚度0.6米的采区采煤面采出合格煤53余万吨。

  埠村园区所属西区-600水平122采区是实施薄煤层回采生产的“新试验田”。该采区煤层平均厚度在0.6米,且工作面存在多处断层及煤层顶板破碎带,给回采生产造成三重夹击困难。近两年,先后有采一队、采二队2个主采队进入122采区实施回采,针对生产现场存在的“拦路虎”,园区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生产骨干“三方会诊”,研究采取降虎之策,确保了生产顺利进行。

  “走群众路线,向职工要智慧、要技术、要办法,是我们解决现场难题的最好方式。”该园区采一队队长李学东介绍说,按照职工的“金点子”,针对打底板眼岩石坚硬不易钻进,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采取嫁接“掘进迎头风钻打眼工艺”方式,各班组抽调打眼“达人”承包打眼工作,加快打眼速度,同时,每班主动打好10节溜子起底备用眼,互创生产条件。目前,职工共贡献利于薄煤层回采生产及增产提效的“金点子”21个。

  积极纳谏更注重生产方式创新,是该园区加强薄煤层开采管理的又一举措。在122采区薄煤层回采生产期间,各采煤队采取了“断层超前处理+放顶起底+煤岩层分采”多元作业方式,保证了煤壁推采、移溜支柱、回柱三大工序间的平行作业,使各班次生产实现“零受阻”。

  在确保推采顺利的同时,该园区结合薄煤层工作面困难生产条件特殊的实际,巧用价格杠杆机制促提效,采煤队重新调整了工作面起底打眼、割煤、移溜支柱、回柱4大工种的生产工序单价,通过价格调节,使职工对难干的工作能主动愿意干,抢着干,尽力多干。他们还对各生产班次的任务指标作了细化分解,确定每人每班完成的出煤节数基数,超额完成的工作量实行翻倍计资,调动了各班组和职工主动创高效夺高产的积极性。“在122采区的薄煤层工作面生产,我们每个班都能完成47节出煤任务,班产煤达120余吨。”采二队班组长崔宝来还形象的比喻说这些煤是从“骨缝里抠出来的,真的不容易。”

  为了让采出的每一两煤都是合格品,都能卖上好价钱,担负在薄煤层工作面生产的各班组注重“源头抓煤质”,创新实行了“分组拣矸”、“先抠煤后起底放顶”,以及“全员拣矸、过程拣矸、炮前炮后停机拣矸”等措施,使采出的煤炭发热量全部达到4800大卡标准值。

  同时,该园区采取技术科、调度室、安监处三条线跟进现场稽查,以及采煤队跟班干部、班长、班组安全员分头盯靠断层段、起底放顶段、工作面两端头措施,筑牢薄煤层工作面生产现场除患保安篱笆,实现了“零事故”。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