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小华师傅,今天怎么没有戴口罩啊?”
11月20日早上一上班,看到烘叶丝段巡检工王志华没有像往常一样戴着防尘口罩走进生产现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昌卷烟厂制丝车间切丝机操作工白银龙不禁问道。
“可不哩,呼吸顺畅了,也能正常交流了。”王志华说道,“嘿嘿,从今儿起,我们就把口罩摘了!多亏咱的修理工,他们治理粉尘搞得可有效了!”
原来,许昌卷烟厂易地搬迁后,新的KLD分段式薄板烘丝机在生产运行中有些“水土不服”:由于低负压设计的原因,烟丝烘后通过振槽振动时,大量的粉尘颗粒被扬出,短时间内,岗位操作工“被迫”戴上了口罩。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高级技师牛宏伟、包机修理工雷宏伟和王燕民组成攻关团队主动请缨,决心对粉尘进行治理。
改造初期,大家似乎小看了“难点”……振动引起的气流却把粉尘吹得更高了。
面对第一次的失败,大家陷入了沉思。
“唉,咱这次的改造好像有点‘华而不实’,过多地关注美观,注重局部密封,忽略了振槽摆动时产生的气流。”雷宏伟首先说道。
“咱能不能借鉴‘治水’的经验,堵住粉尘的同时,兼顾疏导排放。如果合理地排走多余气流,这样粉尘不就飞不起来了?”牛宏伟若有所思,提出了新思路。
“用48目的不锈钢网制作一个防尘罩试试吧,应该可以过滤掉直径0.25毫米以下的粉尘,同时还可以把气流排放出去。”受到启发,王燕民进一步完善建议。
“能不能用氨纶布?既透气又挡尘。”
“可是氨纶布使用起来不易清理,还是不锈钢网好一些。”
“对了,咱还要预留除尘系统升级改造的接口哩。”
“嗯,那就把排气口预留在防尘罩的顶部吧。”
……
三人开动脑筋“头脑风暴”,第二套改造方案渐渐成型。
11月19日早上6∶30,烘丝机旁。牛宏伟麻利地拆除原有的裙边,雷宏伟、王燕民密切配合,拿出电动工具,对加班赶制好的48目不锈钢网防尘罩加装紧固……
7∶40,改造工程赶在生产开始前结束。7∶50,烘丝机预热启动,大家都满怀期待地站在设备旁,等着验证效果。当烟丝欢快地跳出烘丝机出口处时,大家惊喜地发现,粉尘和气流“各行其道”,现场一尘不染。
“改造成功了!”正在紧张操作的巡检工王志华一把抹下防尘口罩,满脸喜悦,“这次可得好好感谢你们仨,终于能和这口罩生活说拜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