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下旬,我参加了鄂托克前旗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第一期)学习,感觉触动和收获良多,特别是通过“实地、实景、实情”的现场教学,感受“真人、真事、真诚”的互动沟通,从一个党校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和总结,我对比历史与现实的反差,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仰精神之高,思发展之要,颇有体会和收获。
立足求真务实之基本
成于敢于担当之精神
在上世纪60年代,困难与饥饿严重困扰着中原大地,1959年的河南省林县,又逢大旱无雨,水贵如油。“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史”。据林县县志记载:从明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514年中林县曾发生自然灾害104次,大旱绝收达38次,人吃人现象达5次之多。在这样的最苦、最难、最穷的特殊环境下,以焦裕禄、杨贵等为首的共产党人,克服千难险阻,在广泛调研、非常务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致富之道、思变之道,虽属问题倒逼所致,但这种敢于顶住压力、排除险情,敢于面对困难说“不”的勇气,在今天看来,依然“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求真务实,就是务实于客观实际,务实于基础、务实于基层、务实于基本,不断追求真知,不断寻求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要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就必须在“求真”上下功夫,不求真,不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不求真,不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会陷入盲目决策,就难以真正务实。焦裕禄有一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只有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自己心里才踏实,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为了摸清兰考“三害”的规律,他走了120多个大队,查风向、探水流,最终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办法。这与现在一些干部坐着汽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形成鲜明的对比。
造福于林县人民的红旗渠,始于悲壮,成于煌煌,关键在于担当。敢于担当就是在务实的基础上,敢于直面困难和风险,勇于担责,不计较个人得失。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说,“修建红旗渠如果有错,责任在我,要撤职就撤我杨贵的职……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我们的党性原则不允许我们眼睁睁看着地里旱得长不出庄稼,十几万人翻山越岭找水吃而无动于衷。”正是这样的担当精神,创造出这个人间奇迹——红旗渠。
在今天,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鄂尔多斯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鄂前旗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是“求真务实、敢于担当”还是“脱离实际、夸夸其谈”呢?这是两种不同的事业观、政绩观。前者重实绩、轻名利,一心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后者重名利、轻实绩,拈轻怕重,不敢担当,本质上违背了党的宗旨。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正是“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反思自己,一定要走群众路线,脚踏实地、敢于担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筑牢紧密联系群众之载体
释放党员价值观之魅力
什么是价值观?就是对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价值观的魅力就在于无私为民奉献。求真务实,遵照客观之实;求美虚己,蕴含精神动力;求善为人,达到忘我境界。
共产党员价值观的魅力体现在率先垂范方面。“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下,集群众智慧方能成就大事业,人心齐,泰山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1962年的兰考,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党员干部,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带领群众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焦裕禄同志既是党员,又是工人,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同干部、群众一起出力流汗,“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这种榜样的带动力量具有无穷的晕轮效应,最终除掉“三害”造福于百姓。
共产党员价值观的魅力需要载体来展现,密切联系群众路线就是“土壤”,价值观释放出的能量正是靠这片“土壤”才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主要基于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事业,群众就会呼应与支持。“干群合心,其利断金”,当我们共产党员展现出真善美的人性和奉献精神的时候,群众就会拥护和认可,党员与群众关系就会拉近,只要党员与群众的感情到位,做起工作来就会事半功倍。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的“五同”群众路线实践,展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价值观的无穷魅力。
坚守理想信念之品质
引领见贤思齐之潮流
在困难时期,吃饱穿暖很重要,焦裕禄同志始终追求远大革命理想信念的精神信仰更可贵。信仰就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或者某种观点和主张的极度相信、敬仰并自觉地将之当做行动指南。温家宝说:“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就不仅要有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要有人遥望星空,坚守精神家园。”
党员领导干部是“特殊”的。这种“特殊”不是表现在待遇、地位、金钱等方面,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干部也是普通的,这种普通就是“永远是群众一员”。在1964年兰考农业获得丰收后,有人提出改善办公条件时,焦裕禄就告诫大家:“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灾区面貌没有改变,还大量吃着国家的统销粮,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当他无意中听说儿子“看白戏”,就教育儿子不能搞特殊,并亲自主持起草了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殊化的“十不准”文件。作为一把手,能在小事和细微处严格约束自己和监管家人,始终守牢廉洁自律这条底线,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初,永远保持着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焦裕禄同志坚守信仰的品质之高着实令人仰敬。
有人认为,党员干部是应该学习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普通人则不需要;也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靠个人奋斗,就是赚钱,无须再提集体主义。这两种认识都是极为错误的。如果每个人都只是关注个人利益,无视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社会秩序必然失范,最终也难以保证个人利益的实现。如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不讲社会责任,不择手段地追逐利润,我们的环境和生态最终将惩罚自己。因此,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党员干部需要带头弘扬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做到“艰而不惧,富而不惑”,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使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动和规范普通群众的行为。
学习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感受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精神力量,感受共产党员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感受拥有崇高信仰的重要性,更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差距。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精神动力,奉献,将在信仰的旗帜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