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继美国“双反”中国光伏是否蓄意

发布时间:2013-05-27点击率:919

 

  作为朝阳产业的光伏行业,再次面临"双反"的遭遇,整个行业的发展从去年开始就持续在出口低谷徘徊。

  据统计,中国每年生产的光伏产品用于出口的达90%,而欧洲市场占总出口的60%,欧盟早已成为中国光伏出口的最为广阔的市场,近来接连遭遇美国、欧盟的"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着致命影响。预计高于美国惩罚性税率50%的裁定将会是击倒中国光伏产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光伏企业在此情况下纷纷叫苦,并期盼国家能出台政策缓解光伏产业的危机。

  

  中国光伏连遭“双反”

  

  2011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开始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调查,12月2日美国国籍贸易委员会正式裁定,其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此举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此类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扫清了道路。

  2012年5月18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片制造商存在倾销。并对这些产品征收31%--250%的惩罚性关税,成为中国新能源行业被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的一次。

  继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实施"双反"之后,2012年7月25日--德国企业Solarworld向欧盟文员会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2012年9月3日,欧盟称将启动对华光伏太阳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其调查范围包括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等。欧盟9月6日对此决定发出正式的通知。

  欧盟制造商联盟在2月初发起投诉,称中国的太阳能面板玻璃制造商享有政府提供的"不正当补贴",从而能够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欧盟市场出售产品,并要求欧盟对中国此中产品征收100%以上的关税,而欧盟委员会随后便展开调查。

  据德国媒体4月9日报道,一封发给欧盟贸易委员会员卡雷尔·德古特的并有超过欧洲1000家光伏产品企业签名的公开信显示,因担心欧委会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双反"调查后,最终会决定实施惩罚性关税,这一结果可能对欧洲光伏企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阻碍欧洲太阳能行业增长,纷纷要求欧盟委员会放弃对中国太阳能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一报道的出现,一度让陷入低谷的中国光伏产业看到了曙光。

  与众人期待所不同的是,日前,一则"欧盟委员会已同意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平均为47%的惩罚性进口关税"的消息被披露,让本认为已有曙光显现的中国光伏行业再次陷入困顿,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顶端。

  按照欧盟的相关法规,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案将于6月份作出初裁,届时其裁定结果会否与近日的猜测一致还不能确定,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中国还是欧洲都对此次裁定极其关心。

  美国欧洲相继对中国光伏产业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在美国抱以极为严重的惩罚性关税之后,欧盟是否会紧跟美国步伐,我们不得而知。此次的"双反"调查是欧盟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一宗案件,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的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对中国和欧洲的影响的巨大是可以想见的。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近358亿美元,其中,60%以上是输送至欧洲市场,涉及出口额超200亿美元。欧盟"双反"一旦成立,不仅中国光伏企业将失去超200亿美元的出口额,还会造成超过3500亿元的产值损失。

  有消息称,欧盟此次"双反"裁定将征收的惩罚性关税税率将比去年美国征收的还要高出50%。若此消息属实,中国光伏产业将遭受致命打击。本已进入寒冬的光伏企业将陷入更为严重的窘境,甚至一些企业将会面临破产的结果,很多员工也将面临失业的局面。

  光伏企业把期待的眼神转向政府,希冀政府能出台有效政策来应对此种局面。政府依然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眼中的唯一的救命稻草。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此次欧盟的次定将直接加快中国光伏产业的行业整合。

  

  “双反”是为保护本地贸易

  

  中国光伏产业这些年发展迅速,目前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光伏制造大国。依靠着制造大国优势,中国光伏产品呈现出成本较低的特点,而其质量和技术水平与欧美国家工艺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这是中国光伏业发展迅猛的重要原因,也因此导致中国造产品的价格更为低廉。

  面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势头,美国首先发起对中国的"双反"调查,美国不少人都认为是由于政府的补贴才使得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低。欧盟的很多人与美国持同样的看法,因此也紧跟美国对中国光伏实行"双反"。这样的行为也有保护本国同类产品发展的意图。同时,面对中国快速发展起来的光伏产业,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实力见长,有专家称,欧美或是为了遏制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而相继对中国光伏实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惩罚。

  据了解,中国光伏产品输出量持续增长,中国90%的光伏产品都用于出口,出口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和欧盟的"双反"对中企无疑影响重大。去年美国对中国的裁定所征收的惩罚性关税已创下最高,有媒体称此次欧盟的裁定的惩罚性关税税率将比美国高出50%,可见这次的"双反"裁定对中国光伏产业的震动要更为猛烈得多,甚至将成为中国光伏也发展的致命打击。

  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大国,预计6月6日生效的"双反"裁定,对中欧双方都将影响深远。此前,就有光伏产业人士表示,平均47%的惩罚性税率将成压死中国光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欧盟对中国光伏"双反"的原因在于哪里,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种种痕迹来看,欧盟对中国的"双反"可能有保护本国贸易的目的,蓄意而为的可能性并不大。

  据统计,2008年,欧盟发起的反倾销案件20起,其中6起涉及中国企业;2009年,在21起反倾销案件中,有7起针对中国企业;2010年,18起案件中,有10起案件涉及中国企业;2011年,21起案件中,有8起针对中国企业;2012年前8个月,欧盟已经发起了13起反倾销调查,涉及中国企业的案件只有4起。

  可以看到,欧盟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正在减少,其反倾销调查并非如一些人士猜测的那样是针对中国而为之,更多的是对本地贸易发展和本土企业发展的保护。出口量巨大以及价格低是欧盟此次"双反"的主要原因。

  中国对光伏产品的积极应对,出口数量增长迅速,这样势必会引起出口国对本地的贸易保护思想;加之中国的光伏产品成本低廉,价格也偏低,如此便会影响欧盟本地企业的发展,因此欧盟多家光伏企业不断要求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和裁决。

  

  应对之辞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极度高昂的惩罚性税收,这一消息被大家如火如荼地讨论着,再次把光伏产业的发展推到了舆论的焦点,许多企业都呼吁欧盟对华做出的"双反"裁决要慎重。大家就此事纷纷发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此事对中国光伏产业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有人认为欧盟的惩罚太过火;也有人认为此事将加快中国光伏产业的整合步伐;甚至有人称欧盟此举无疑是损人不利己。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向媒体表示,当前的世界经济尤其需要各国携手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共同发展,那种不顾后果,一意孤行地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做法,不仅严重违反各国领导人的承诺、无益于贸易摩擦的解决,还会破坏经济复苏的进程,严重损害复苏的信心。并希望欧盟此前传出的消息是假的。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梁田也坦承,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对于欧盟自身经济的发展,对于欧盟各个成员国的就业,以及欧盟整个光伏产业发展目标是否能够按照原来的进度来实现,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相关人士预计,下半年以及明年,国内光伏产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退出。只有加速整合,减掉一些过剩产能,主流大厂的利润才能恢复。若是中国出台的扶持政策超出预期,有一些企业就不再退出了,行业整合的过程就会放慢。

  关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实行严重惩罚的消息,令国内光伏企业内心沉重。无锡尚德在3月份被宣布破产重整,可以看到欧盟双反对中企影响之大。乐观人士认为欧盟"双反"仍有回旋的余地,在欧盟的正式裁决出来之前,一切都只是猜测。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