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嘱托奔赴军营(下)

发布时间:2015-01-23点击率:543

 在演示中,排长耐心地说到:“叠被子时一是要把被子完全打开铺平压展;二是要折三折,每个折的折缝要压实压平;三是要在三折的基础上,平均分配,要保证每个折都要压实压平,内外方正,上下对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叠,只要快、只要好,只要符合要求。就这样,大家可以自己练习了……”教完叠被子后,排长突然问大家,谁的声音好、会唱歌?大家面面相觑,没有反应。

  有一个名叫黄仕科的新兵突然说到:“某某声音好、爱唱歌”。他说的就是老周。因为黄仕科、何浩等新兵都是在四川仪陇县将军中学读书,他们是同学,所以了解老周。老周喜欢唱歌不假,声音很好也属实。但是他只会一点点乐理知识,一首新歌要熟练地唱会是需要时间的。排长把老周叫到了身边,拿出了《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和《战友,战友亲如兄弟》三首歌曲,要求老周自己先学唱会,然后教大家唱。

  这个任务来得很突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但老周却信心十足,因为这样的革命老歌在老家都会唱了。接过排长手中的歌曲单他很快就熟练了。等新战友叠好被子、打好背包后,老周就开始教唱第一首歌曲“我是一个兵”。“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消灭了蒋匪军。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嘿嘿枪杆握得紧,眼睛看得清,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它不留情。”

  高亢激昂的歌声,欢乐不断的笑声,弥漫在整个车厢,久久回荡在苍翠欲滴的大地……

  8天后的一个傍晚,老周和他的新战友们终于到达了新兵连驻地新疆阿拉沟八一隧洞旁——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5师新兵团6连3排4班。

  铁道兵第5师,其前身经历了晋绥军区独立10旅,于1948年6月28日在山西省临汾阳县西辛壁村成立,由晋绥军区抽调晋绥解放区第9、第10分区机关及其直属分队各二分之一人员组成旅部及直属分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7军19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5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5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舍生忘死,建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抢修抢建铁路74.4公里。从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到崇山叠嶂的云贵高原,从人烟罕至的西北荒漠,到潮湿酷热的东南海岸,足迹遍及祖国山山水水,修起一条又一条钢铁运输线。5、6师修建的铁路2800余公里,完成投资达30亿元。

  老周到了新兵连,整天看的是高高雪山、无垠戈壁,迎的是刺骨雪风;练的是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持枪、短枪、肩枪、刺杀、投弹、射击;搞的是夜行军、紧急集合、内务卫生;学的是条令条例、组织纪律、各种制度;开的是学习会、班务会、讨论会、检讨会;吃的是压缩菜、玉米糊、窝窝头;睡的是高低床。那气温真叫冷,那日子真叫苦,那训练真叫累,那身体真叫疼,但再苦再累也没有压倒他的意志……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