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台筑巢练实功

发布时间:2015-01-27点击率:498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有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兖矿集团济二矿在教育培训工作中始终遵循这一真理,本着“为职工的将来和矿井的发展着想”的总体思路,不断探索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为矿井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全员培训,一个也不能少

  

  “矿井发展,人才是关键,培训是手段。开展好全员教育培训活动,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我们给予职工最大的福利、最大的爱,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济二矿矿长贾民常说的一句话。

  为推动全矿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该矿启动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在此基础上,该矿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优势,专门开发远程网络教学系统,全矿职工可输入账号进行随网学习,可根据工种、专业进行安全教育及操作技能培训,增加了培训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仅2014一年,就举办网络专题培训176期,7359人次参加了培训。“互联网就是一所学校,点点鼠标就能‘搜’到各种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主动直观又易记,真是为咱煤矿工人学习知识打开了一扇亮窗。”参加过网络学习培训的职工感慨道。

  为动态检验培训效果,该矿每月组织一次7个专业管理人员、11个工种重点岗位人员微机考试,全年约8000余人次参加了考试。在谈到学习效果时,机关科室职工高春福说:“通过参加管理人员学习考试,我的知识面更丰富了,熟悉了一定的采掘机运通专业知识,能发现相关隐患,并及时告诉现场工作人员,感觉自己特别有成就感……”

  

  私人定制,量身制做培训套餐

  

  长期以来,“你讲我听”的传统式职工培训方式,经常是“台上老师讲得天花欲坠,台下职工听得昏昏欲睡”,培训效果不佳。为此,该矿积极改进和创新培训方式,为职工全方位位、多层次、多角度“私人定制”培训项目,职工综合业务技能素质明显提升。

  “私人定制”的内容因人而定,按照职工的技术等级和实际技能及需求量身定制培训教材,根据每位职工技能的欠缺和岗位生产实际制定,缺啥补啥,并把教室移到生产现场,理论实际相结合,教学与操控、故障处理相结合,使学员在学中干、干中学,使理论入脑、操控技能精熟掌握,培训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每位职工都能学得好、学得扎实,做到熟练掌握技能。教学中采用手把手开放式现场教学,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与学员可互动探讨,学员不但学到知识技能,还可互动发表自己的经验及见解,使教师在教授学员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学到教材中没有的生产知识。综机维修工区主任王永欣喜地说:“现在职工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真的提高了,大家技能水平逐步提升,现场的工作也越来越高效了。”

  

  建立基地,打造实景培训家园

  

  为充分发挥技术大师和劳模的典型引领作用,让技术大师和劳模效应得到充分发挥,该矿成立了“陈忠和大师工作室”和“徐建新劳模工作室”。工作室以技术大师和劳模的名字冠名,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创建了标准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将以大师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的操作技能、操作经验传授给培养对象。

  “刚来工作室的时候,我以为培训只是走走形式,但是陈师傅每次都会手把手地教我们技术,鼓励我们努力学习,不断成长,现在的我,已经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愿意学习采煤工艺的上进青年了。”学员李振东自豪地说。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工作室通过吸纳生产系统技术骨干,以典型引路和高端带动,将工作室建设成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验室、技能经验讲授的大课堂、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同时,为全面提升职工的现场操作能力,该矿把培训内容从课堂搬到现场,建成集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井下变电所及各类实验室为一体的全仿真、全功能的教学实践巷道,教学实践巷道配合声音、图像、动漫及互动视景,虚拟井下各种复杂的作业环境、设备作业情况,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及操作技能培训,给职工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培训场所,4D影院将平常抽象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形象逼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员能更深刻地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快、更好。

  谈及学习培训的成效,该矿党委书记王荀晏坚定地说:“全员学习培训不是可有可无的事,也不是赶潮流,通过培训确实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高了,会让我们更胜任工作,也为个人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