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杭州编年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华尔街传奇》国际高端系列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拉开帷幕。来自世界金融中心的投资家分享他们的国际投资实战经验,同时与800多余浙商进行一场头脑风暴。
浙江是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大省,也是金融大省。《华尔街传奇》国际系列论坛是目前浙江少有由欧美国际级投资人为主的系列论坛。据悉,《华尔街传奇》邀请到了国际一线投资大师,从全球市场展望新兴市场投资。论坛定于每季度举办一期。
民营企业家谈国际化:走出国门“拜师”学投资
25日下午,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杭州编年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华尔街传奇》国际高端系列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拉开帷幕。来自世界金融中心的投资家与800余位浙商畅谈国际投资实战经验,不少民营企业家发表感慨,应该走出国门“拜师”,学习海外企业的投资方式及管理模式。
2012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国内银行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流动资金贷款、银团贷款、出口信贷、并购贷款等多种方式信贷支持;推动保险机构积极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提供保险服务,创新业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
王先生是浙江台州市某船舶企业的负责人,当天专门从赶到杭州参加《华尔街传奇》论坛。他告诉记者,当前国内外海运、船舶市场都很低迷,希望能借此论坛的机会了解未来5到10年国际金融、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以便提高自身竞争力。
“中国的企业还需要拜师,走出国门学习他们的投资理念和管理方式。”上海圣鲸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片区总经理陈科敏说,民企应该走出去,与海外企业相互学习、相互交融。
他表示,在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家出国创业拼的是胆量和勇气,而如今的国际市场十分复杂,竞争激烈,民企必须加强在管理、研发等方面的创新,赢得自身的优势。
在谈到国际投资方面,陈科敏告诉记者,最近5年内不会考虑国际投资。“目前公司更加看重国内市场,先做好内需,然后走出国门会相对容易些。”
金感觉服装有限公司(浙江东阳)负责人李强也很赞同陈科敏的想法。他表示,目前不计划向国际化发展,不过希望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来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
据记者了解,这次来参加论坛的近千名民营企业家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这六大银行私人银行的黑卡用户。
资深浙商研究专家、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民企在海外投资、收购曾出现一波高潮,而去年以来海外投资的趋势有所放缓。
“不过目前仍旧是投资的好时机,只是企业需要看好时机。”他建议,民企在国外投资应寻找自己了解的行业,最好是企业的产业链延伸或者互补的项目,如收购企业所需的品牌、技术等。
华尔街大佬大卫·林恩:
投资美国房产正值好时机
华尔街大佬大卫·林恩在与会期间表示,美国经济尚在恢复中,金融市场相比2007年金融危机时,已恢复了八成。
他说,目前美国的地产、股票市场都处于恢复阶段,其中住宅市场相比去年有10%左右的增长,“现在是中国投资商去美国投资地产的好时机。”
大卫·林恩,博士,是原全球最大地产基金ING CLarion Partners合伙人、全球地产投资策略部负责人兼董事总经理,被当年的商业周刊评选为“全球50大商业创新领袖”。
“目前美国房价正在经历触底后的反弹。”大卫·林恩说,美国商业地产的租金、吸纳率、需求量尚在恢复中。相比2007年金融危机时,其金融市场已经恢复了八成。“商业地产投资的租金收入、资产转让的回报率及增长率都非常可观。”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疲软,经济衰退。2008年至2011年三年中,美国新屋开工数一直停滞不前,在40至60万户左右,这个时期也是美国经济触底和二次探底阶段。
“新增房产市场供应减少,而需求在这几年又慢慢积累起来,导致供求不平衡。”大卫·林恩说。
他认为,现在是中国投资者到美国投资房产的好时机,“房价是比较低的,投资要找准时机。”
原美国国家智囊谈中资赴美:最好别进电信业
三一重工收购美国风电项目后遭遇奥巴马行政禁令,而华为中兴相关业务亦在美遭封杀。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市场似乎频遭挫折,这对于上述公司的遭遇,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成员、APCO Worldwide(大中华区)主席季瑞达(Kenneth Jarrett)25日在《华尔街传奇》国际系列论坛上表示,华为和中兴在美国的遭遇,说明电信行业在美国是比较敏感的,不建议进入。
而对三一重工一事,他则建议中资在进入美国时,如需外商投资委员会批准,“一定要请专业人士帮助我们很好地准备,越早准备越好,中间也可以有一些尽量减少损失的策略。”
就在24日,三一重工收购的美国风电项目卖方负责律师、美国美迈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潘文森就透露,三一重工被奥巴马下行政禁令,是因其未在最初递交相关申请。最终,因被收购的项目距离美国一海军基地过近、且牵涉该基地的发电问题而被禁。
不过,Kenneth Jarrett也表示,目前中资企业在美国确实遇到一些怀疑、批评,包括安全问题、劳工的标准、环境等问题。
三一重工、华为、中兴在美遇挫的理由均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但据天册律师事务所律师傅林涌介绍,美国并无明确的行业禁入手册。
Kenneth Jarrett则称,如不确定他们的项目是否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可以向中央财政部门询问。
他也表示,不要过多关注失败的案例,它们只占很小比例。中资在美亦有很大的成功投资案例,只是未被宣传。他介绍,万达、万向等都在美国做了大量投资,但一直低调。
Kenneth Jarrett认为,中国在美国市场上的最大挑战是文化差异,美国在中国的公司也是有这样的挑战,“但是他们能够越来越好地能够做到本地化,不过美国的经济形势是他们的第二个挑战。”
他还特别谈到中资企业公共事务方面的战略。他认为首先中资企业应当了解当地政治和监管环境。“我们看中国过来的一些失败的案例,就是因这些中国公司高管对当地的监管环境并不是很了解,也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同时,中资企业还应当与当地的官员进行接洽,同时要与当地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比如说社区、媒体等等,让当地的媒体来了解你们是做什么的。”
Kenneth Jarrett最后强调,投资美国的中资企业,要确保经营理念和经营方针和整个公共政策发展是一致的。
肖恩·马希尔:农业是中国很好的保值投资项目
25日下午,Global Alliance Partners投资经济学家肖恩·马希尔在《华尔街传奇》国际高端系列论坛上表示,就投资而言,农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保值投资项目。
肖恩·马希尔(Sean Maher)主要从事全球宏观主题投资策略研究,为28个国家的150家对冲基金提供投资策略咨询,其服务总资产超过400亿美元。
25日,记者在该论坛的观众互动问答环节看到,现场观众和专家之间激烈的互动再一次点燃《华尔街传奇》国际高端系列论坛的高潮。
在论坛上,一位观众就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收益进行对比,又分别从中国房价、物价高出美国3、4倍提出质疑,并请教会上专家,中国的生活成本明显高于美国,这是不是表明中国的人民币升值过头了?目前中国什么样的产业最具保值投资?
肖恩·马希尔表示,这属于购买力评价的问题。中国市场的东西确实非常贵,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有些行业是垄断性的。“相对来说,美国的产业都是自由竞争,所以说中国的消费成本很高,而相应的公司就会把这部分利益提高。”
“就投资而言,农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项目。”肖恩·马希尔介绍道,中国非常关注食品问题,尤其对于一些中产阶级来说,他们或因拥有足够的收入而购买外国产品,这就会影响到相关产品的价格。所以,中国的投资可以考虑着重放在农产品增值方面,生产出一些安全的消费食品,通常这些消费者可能会觉得外国的食品质量高而购买进口商品,所以投资农产品是值得考虑的。
据悉,《华尔街传奇》国际高端系列论坛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杭州编年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第一期论坛的主题为:国际大选年后全球宏观经济与新兴市场投资。来自世界金融中心的投资家分享了他们的国际投资实战经验,同时与800多余浙商进行一场头脑风暴。
美国专家建议企业进军海外应多了解客户需求
已在麦肯锡咨询公司任职超过17年的资深消费者行为与市场洞察策略家麦克·谢尔曼在《华尔街传奇》国际高端系列论坛上表示,中国的中小企业如果想进军海外市场,不应再依靠价格优势,应多了解外国顾客的需求,注重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自身的制造水平。
据了解,新兴市场泛指相对成熟或发达市场而言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地区或某一经济体。谢尔曼对中国近几年来的发展很是认可,他认为,在亚洲的众多国家当中,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
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在进入新兴市场时,谢尔曼建议,该企业前期应当深入了解当地的一些文化和消费习惯,可以找一些比较有名的研究报告进行参考。“比如投资印度,首先要多考虑当地的文化,印度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它的文化是多种多样的。”
“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资金有限,因此在进军海外市场时,要专注于某个国家,不要分散自己的消费群体,同时要深入探究自己的生产领域,要专注于自己行业的发展。”谢尔曼建议,中小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时,要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在哪做等问题,进入市场前要先找到自己的定位,再做战略性调整。
中小企业不要想着自己想卖什么,而是当地的客户想买什么,谢尔曼认为,中小型企业有着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因而产品价格较低,但并不是价格越低,买的人就越多。
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扬长避短呢?谢尔曼建议,企业应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以后更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客户的需求。
“中小企业如果要拓展海外市场,那么应先提高自身的制造业工艺水平,然后自己学会去创造外国顾客需求的产品。”谢尔曼说,这是中小企业在转型中应当注意的地方。
华尔街金融人士: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不会被取代
近段时间以来,“美国制造业回流,中国制造丧失竞争力”的说法引发关注。多位资深华尔街金融人士在25日于杭州举行的《华尔街传奇》国际高端系列论坛上表示,中国制造优势仍在,“世界工厂”地位不会被取代。
与10年前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明显弱化,部分制造业正在向东南亚转移,加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制造”是否还有优势?
全球十大公关公司之一——安可顾问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主席季瑞达认为,大概只有3%、4%在中国的美国企业会搬回美国,中国有很多的优势,工作人群非常大,整个供应链非常好,很多美国公司会继续在中国运营生产。
对于季瑞达所说的中国人口红利还在,ENTEXT经济策略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肖恩·马希尔认为,中国人口红利在过去20年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也就是说这个劳工大军是足够的。
尽管“中国制造”优势仍在,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产品面临的挑战远大于从前。美国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产品信心不足。
曾在麦肯锡咨询公司任职超过17年的麦克·谢尔曼说,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信心不足不是因为中国品牌推广不够,关键还是质量。
王旻:《华尔街传奇》
为浙商带来
世界级思想盛宴
25日,中国新闻社社委会成员、浙江分社社长王旻在论坛致辞中称:系列论坛举办,能为民营资本对接全球市场的实战思想平台,真正实现民营资本与国际投资界的接轨,为浙商带来真正常态化的世界级思想盛宴。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当前的浙江已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特别是随着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浙江急需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在此经济背景下,浙商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王旻认为:“国际经济在经历了短暂复苏后,2013年又进入了新的迷局。如欧元区的再平衡,日本的贬值战略,美国的强势反弹,中国经济的转型困境等,展现出了一系列宏观主题。”
然而,王旻对浙商却充满信心,他在论坛中表示:“民营资本应利用自身灵活的创新的特点,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发现下个一个发展壮大的机遇,利用全球化的平台资源,实现真正的‘走出去’和‘引进来’。”
王旻继续表示:“《华尔街传奇》系列论坛将始终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为中国民营资本的全球战略提供宏观主题策略。”
最后,王旻也期望,下一个十年属于民营资本,而《华尔街传奇》也将助力浙商缔造下一个民营资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