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对标”

发布时间:2015-03-04点击率:489

在工作中,问题和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它、解决它。因此,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自我批评的人才能更快地实现自我和团队的提升。

  无效的自我批评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是从内心就不重视、不愿意检讨;二是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够,根本意识不到问题,不知道需要做自我批评;三是检讨水平不够,认识不深,办法不多;四是没有建立标准,无法进行科学、规范的反思。针对以上四种情况,我们要着力培养自我批评的能力。

  我们可以从“对标”开始,逐步培养自己自我批评的能力。为什么要“对标”呢?因为有了明确的对象,才有可比性,找到了差距,才会有努力的方向。知道“什么是好”,才能通过学习,得出“怎么做才好”的结论。

  因此,批评的标准以及改善的方向都源于与学习标杆的数据对比,在批评之前先做自我批评,在自我批评之前先说标杆的优点,最后才提出解决办法与改进措施、改进目标。

  在“对标”过程中确立的学习标杆可以不止一个,我们要从不同的标杆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比如,我们向东方希望学习精益化管理,向华为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向伊藤学习现场管理,等等。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