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强势新高透露何种信息

发布时间:2015-03-09点击率:473

  观察近期市场轨迹,创业板的强势与天量可谓是中国股市最大的焦点。从三大指数轨迹图对比来看,其创业板股指历史新高的表现可以说将主板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3月1日,央行降息,主板市场开始转弱,而创业板无论是量能还是指数轨迹均显示超强态势。市场数据显示:3月2日,创业板成交金额高达850亿元,3月3日,创业板成交额再次突破历史新高,达854亿元并盘中突破2000点。3月4日收盘于2009点,成交额达752亿元。

  从其历史轨迹来看,创业板成交额能够开始向千亿级别进发是历史首次,这对于仅有421家上市公司的创业板而言,显然是透露了较为敏感的市场信息。要么此处区域筑成中长期大顶,要么继续放量推升更高,但作为证券投资学与市场背景的考量。笔者认为,创业板的天量与主板的逆向而动并非投资者福音,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从世界资本市场来看,创业板均出现过突发性股灾的情况,且具有突发性、破环性与联动性的特点。我国股票市场曾发生过三次明显的转向股灾,突发性使得过于乐观的投资者亏损惨重。引发股票源市场由升转跌,甚至股灾原因很多,但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一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2)低成本直接融资导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催生泡沫导致股价被严重高估。(3)股票市场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投机盛行,股票市场丧失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4)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

  就目前A股市场来看,创业板同样依据的经济因素、宏观因素的不确定性也较为明显,但笔者认为目前创业板天量风险源可能会产生市场本身,即第三条。尽管目前创业板市场依然乐观潮涌动,但出现一个由升转跌,股票分化风险巨烈的格局概率正在加大。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显示:截至2月28日,创业板全部421家公司按要求通过业绩快报、年度报告、上市公告书等形式披露了2014年度主要财务数据。2014年度创业板421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31.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03%;合计实现净利润393.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71%,一个仅有22%左右的净利润增长,却使得股价泡沫的站上80倍PE,明显业绩增幅被股价严重透支。

  深圳证券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至2015年3月3日,创业板整体市盈率81.28倍。是福是祸?透过国际资本市场轨迹及股票投资学的角度来看,泡沫可定,维持的周期不会太长,我国今年注册制的推出会否捅破泡沫,需要投资者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来应对。如果说一个市场按其成长性与估值推升总体估值在一个合理背景下,这种情况是良性的,反之,则可能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尽管目前来看,个人与机构投资人依然热情不减,但泡沫背景下的冲动或将付出代价。

  2015年3月4日,创业板指数创出2009点的历史新高。透过市场轨迹来看,创业板股票活跃不断,目前为止,创业板己有10多只个股股价超过100元。虽说部分个股股价高高在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历史上每次百元股大量涌现时,也是股指泡沫将破之时。种种迹象显示,尽管创业板新高不断,但整体PE估值达到81.28倍的一个市场,有可能在未来体现出一个泡沫破裂,亏损面扩大的分化加剧格局,尽管目前来看有利于引导资本市场活跃,但其双刃剑的风险面已显现日甚,突发性转向下跌概率较大。

  创业板的天量与新高来自于哪里呢?笔者认为,这与近年中国股权投资热和注册制预期密切相关。从中国股权投资热的角度来看,目前笔者发现,仅新三板(北京)、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三家区域性挂牌企业已突破10000家,如果加上武汉、天津、郑州、山东等地的产权交易中心,可以说未来创业板上市的扩容将有巨大的后备。近期我们看到在创业板指走高的背景下,新三板挂牌公司在做市协议转让制度后,也出现了百元股。这也说明新股爆炒及创业板指数新高的不断影响,但挂牌公司毕竟是挂牌,并非是上市。可以预判一种挂牌公司的潜力股东,正在形成一个推高创业板然后为其转板或未来注册制推行,定价或发行价推高形成市场认可,近而形成一个创业板更高股价而产生未来变现的轨迹或目的,然而股权投资的长期性与风险性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世界股权市场投资的成功率较低与风险性是普遍存在,并非一些机构所能把握的是一个经市场验证的真实。垄断制与保护制在未来市场化与注册制推行的买者自负市场很难再有生命力。

  研究发现,创业板指数的新高不断,实际上为股票转板机制创造了条件,但如果转板建立在一个总体PE突破80倍的创业板,那么这种泡沫延续与泡沫的累积风险将吏无前例。目前社会上体现出的到处股权投资、私募融资、挂牌及企业上市冲动等,或在注册制来临时,体现一个极速的股票供应链、利益链,但这种利益链不牢固,信用体系不完善,冲击难免。

  从股票发行注册制进程来看,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指出:注册制是2015年的头等大事;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曾近日同时表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工作组已完成注册制改革方案初稿并上报国务院。而深交所在近期表态将全面推进创业板改革,其中首要提到紧抓注册制改革契机,推动尚未盈利互联网及高科技企业上市政策尽早落地。

  观察发现,去年下半年以来,新股制度修改后,中国IPO新股的不断秒停、板停,而创业板股票担当了其主要特色,从国际资本市场来看,新股发行与交易往往体现为一个合理的发行与开盘,优胜劣汰机制较为完善,比如美国创业板高退市率的完善,而目前A股市场已形成不分质地的新股乱炒现象,新股首日制度的区别化待遇、退市制度的不完善等正在累积着新上市企业的泡沫形成过程。推升整体市场显示对于股权机构而言力不从心,集中创业板一博是近期创业板高泡沫创新高的一个动力可以肯定,但从股票投资学与世界资本市场优胜劣汰、退市机制等的演变轨迹来看,这种局面不可能长久,累积的风险随时可能转化一种股灾分化式的风险冲击。

  研究认为,尽管创业板近期天量与指数强势不断,但天量所出现的市场分歧正在加大,指数的背后累积的巨大风险源正在形成一个聚集,当一个总体市场超过80倍PE的天量出现后,这种信号过多转移至市场之后,并形成一个挤压效应,市场有可能突发生的转向,对于投资者而言,风险无疑是大于机会,因为过分风险透支业绩的市场随时可能产生转向,对于投资者而言并非是一个福音。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欢迎关注

品牌与评价公众号

返回顶部